单骑回忆录

   

 


 首页自行车旅行            《单骑华夏行回忆录 》      章大钧

返回目录

 

 

 

单骑华夏行回忆录

 

 

骑着单车去  拉萨之行    73100

 

 

 

漫长的准备

本来在2003年骑自行车去昆明前就打算去西藏,由于单位、社会、家庭和其它各繁多的事务要应对,骑车去西藏的事被长期搁了下来。直到2009年,我下定决心骑车先北上到内蒙呼和浩特,再去西藏拉萨,预计行程6000公里,时间两个月。

骑车去西藏,路程远、时间长、又是边远地区,要上海拔5000米的高原,2008年西藏发生过骚乱才一年,现在情况怎样也不清楚。家人与亲友都不支持,反对的也不少。亲友反对也可以理解,都是因为安全因素为我考虑。我的自行车已骑了十年,显得很破旧,有人劝换新款车,也有人劝我开汽车去西藏,因为家里有汽车,我已有五年驾龄,在多数人看来,开汽车相对来说比骑自行车去西藏要安全得多。

多年合作的骑友表示不打算骑车去拉萨,我只有另找伙伴。当时有几个骑车爱好者,表示愿意与我一起骑自行车远游,但一听是去西藏,或担心身体吃不消,或遭到家里人反对,也都没有回音了。既然周围找不到同行的伙伴,我在自己的网站和《自行车旅行网论坛》里发帖找伙伴,我在网上发布了单骑去拉萨的详细行程,还制作了“用我的车,追我的梦”的动画地图发布在网络上。帖子发出后,先后有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包头的四位网友回帖表示愿与我同行去拉萨,可是到后来,都有各自的原因放弃了。

用一辆普通自行车骑游中国各省的计划,我几年前就定下,不会动摇,于是我就单车独往了。也有朋友提出,让亲友在青藏高原一段路上用汽车护送一下,我说也免了吧。

 

炎热的第一天

200961日上午,我又骑上的我老永久,向着多年向往的目标拉萨出发了。虽然此次只是单身一个人骑车去拉萨,但多次合作的骑友于建军和市老年自行车队的多名骑友及其他的一些朋友,还有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等不少人前来为我送行。有记者问我,此次一个人骑行,是不是会有孤独的感觉,我回答说不会的,亲友每天关注着我,我会每天把骑行的情况发布在我自己的网站上,亲友、网友可以每天关注我的行程,可以随时联系和交流的。还问起骑行6000公里去西藏,有没有信心和把握,我告诉他们信心自然有,否则我不敢上路;说把握,前面的路程都没问题,就是在上青藏高原时身体能否适应现在不好说,但只要人不倒,我的车一定不停地往前走,如果车不行了,我会在路途中重新买车,继续前进的。大家都为我鼓掌加油,有骑友为我送行了20公里。

       老骥志千里

老骥伏枥志千里,花甲之年从头起。

不拜东海龙王庙,远征昆仑访神侣。

告别了亲友,我就一个人继续前进。因为2001年去乌鲁木齐时是沿太湖东岸经苏州、无锡方向再过南京的。所以这次选择沿太湖西岸经湖州、长兴方向再到南京。上路后一开始骑行还算顺利,穿过嘉兴市区,沿着一条新建的公路经过乌镇,向湖州方向前进。往年六月份天气还是比较凉快,而2009年六月天气异常炎热,才六月一日,便骄阳似火。而乌镇通往湖州的盐湖公路,是条新筑的公路,两旁的树木很小,宽阔平坦的公路经正午的太阳直射后,地温很快升高。在太阳下骑车,几个小时下来已滿头大汗,带的开水很快喝完了。在这条新建的公路旁很少见到小镇和商店,没有水喝,我只有跑到路旁农户家讨水来喝。看见农户屋前有口水井,便取出毛巾,洗一下脸,擦去身上的汗水,在屋檐下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休息后继续在烈日下骑行,过十二点后到了一个小镇上,看见一家饮食店便走了进去,店主问我吃什么,由于火热、流汗过多,再加上第一天出来,一路疲劳,尚未适应,肚子饿了,却又不想吃什么。看见有人在吃青椒肉丝面,看上去还可以,也让来一碗。以往骑车后食欲大增,食量很大,今天不知怎么搞的,食欲不佳,不想多吃,一碗面也没吃完。吃面后我就到外面走走,看见凉棚下有个卖西瓜的摊,我就买了个西瓜,在凉棚下边吃西瓜边休息。我把西瓜吃掉一半,另一半装进车篮,准备路上吃。

下午的太阳更厉害,把水泥公路晒得热气直升。以往骑车远行都选择在春秋,现在是夏天出行,第一天就感觉特别疲劳,还有些睏,我担心是不是要生病了。我又骑了两个多小时,看见路边的一个亭了,我就把自行车推到亭子里,先把车篮里的半个西瓜吃了,再在凉亭的石凳上足足躺了半个小时。起来后感觉身体好了些,又继续上路。天气还是那么热,没有一丝风,没多久又是满头大汗。我骑车又来到了一个小镇上,有冰过的矿泉水卖,就买一瓶,一下了喝去半瓶,真解渴,汗也止住了。乘休息到小镇里转转,看见有冷饮卖,又买了块雪糕吃起来。吃的时候只感觉人舒服,吃完雪糕就感觉肚子有点不舒服。这是自己没把握好,刚才路上很热,现在一下吃了这么多冷饮,只有以后注意了。离开小镇,到下午五点到达湖州,这时太阳接近下山,气温开始下降,人也感觉好多了。

今天计划骑行到长兴,还30多公里路,夏天日长,估计晚上七点可以到。可是一上路才知道去长兴的路是山路,今天已骑行100多公里了,又是第一天,身体已经很疲劳,山坡虽不是很陡,但爬山自然更累。行不了几公里,看见路旁有一家宾馆,我想既然这里有宾馆,我就早点住下休息,第一天不要搞得太累,否则还会影响第二天的行动。于是就骑车冲下山坡,打算在这宾馆里住宿。一问才知道这宾馆对外不开放,只好随山路爬坡返回。我又继续上路,在前往长兴的山路上,上上下下不停地骑车前进,直到晚下七点半,天黑前到达了长兴,第一天行程136公里。

到达一个站点后,有好几件事要做。第一件事就是向家里发个短信,到了什么地方,也是向家里报个平安,让家里人放心。第二件是找旅馆安顿下来。第三件是吃晚饭。第四件是回旅馆洗个澡,如果旅馆里没有洗澡的,就到外面找个可洗澡的地方,因为骑了一天的车,出了不少的汗,洗个热水澡,活血舒筋也是很有必要的。第五件是用手机简单记录下一天行程,现在自行车上安装了路码表,这样可以比较准确地记录下每天的行程、实际骑行时间和平均骑行速度。这次新手机增添了不少新功能,配有导航仪,除了路途中导航,还可以测出所到地点的地理位置,如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到了山区还可以测出海拔是多少。我每天还要写一首自行车骑游短诗。每天都按这个流程写在我的手机上,然后通过手机网络发回家里,让我的外甥缪海中帮助,将这些内容发布到我的网站上和我在《自行车旅行网论坛》帖子里,可供我的亲友和网友及时了解我每天的骑行情况。做这些事情,每天也要花去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像每天自行车骑游一样,这是我每天的任务,必须完成的功课,坚持不断,并以此为乐。第六件是每天晚上写好一张名信片,写上每天到达的地点,并附上当天写的一首自行车骑游诗,再用手机照相,连同白天用手机照下的相片发回家里,再让人发布到我的网站上。在山区或边远地区,有时手机发不出信息,我只有过几天,什么时候能发时再把几天的照片一起发回去。最后一件事就是准备睡觉休息了。

第一天骑车特别疲劳,又不知是吃了那一样东西,把肚子吃坏了,晚上拉肚子一次,人更觉得乏力。正要睡觉,突然电话铃响了,是我外甥打来的电话,问到哪里了?为什么没有收到有关信息。我忙查看自己的手机,发现信号并没有发出去。连忙再发一次,可是确实发不出去。怎么办呢?有许多亲友和网友都在等我的消息。都是文字的信息,通过电话是无法说清楚的。那时候这些普通小宾馆都没有上网设备,要发回这些信息,只有去找当地网吧了。于是只有起身,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附近找到了一家网吧,把要发回的信息发了回去。再回到旅馆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

 

热情的老板娘

我的手机不能发短信,也不能上网,到底是手机坏了,还是哪个程序给搞乱了,我得请人帮助修理好才行。我的手机功能多,一般小城镇上都不会修,我打算到南京再找地方修理。

第二天,离开长兴,我沿着104国道,于太湖西岸,向北骑行。这天上午下起了小雨,天气凉快得多,与第一天比,人感觉好多了。骑行不久便出浙江省,进入江苏省境内,经过宜兴、溧阳到达天王镇,全天骑行143公里。晚上借用旅馆的电脑上网与家里联络。

早行

百里太湖静悄悄,弯弯月儿挂树梢。

不等太阳水面起,单车早己路上跑

第三天经过句容、江宁,中午到达南京。我来南京有七、八次了,其中骑自行车来南京也是第三次了。第一次由西面骑来,是1998年经杭州、黄山、南京、上海环行。第二次由东面骑来,是2001年经苏州、无锡、镇江,过南京去乌鲁木齐。本次由南向北于第三天中午来到南京。

我只在南京的老城墙中华门和市中心的夫子街拍照和摄影留念后,便急于去寻找修理手机的地方。手机修好后,我准备付维修费用,他们说不收费,于是我再次表示感谢后,就继续赶路。

我再次骑车来到了南京长江大桥,2001年骑车去乌鲁木齐时,还有警察守在桥头,自行车要经查问后才放行。这次不再有人查问,我骑着自行车直接上了大桥,在桥头堡处找一位过路游客帮我照相后,就骑过大桥。到了长江北岸,由于在南京停留时间较长,天色已晚,我就抓紧赶路。我沿着104国道,继续向西北方向骑行,出了江苏进入了安徽境内,在一个苏皖交界处的叉河镇上投宿,全天骑行111公里。

叉河镇位于104国道西侧,属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管辖,此镇虽不大,但还算进深。因公路旁来往车辆多,噪声大,我就往镇里面找旅店,在一个三叉路口上有一家名为叉河宾馆,既然以该镇命名为宾馆,也算是该镇上较大一家了。我进了该宾馆后,老板娘就走出来打招呼。这老板娘很热情,看上去三十多岁,很精明能干的样子。我在二楼看了一个单人间住下,在办登记手续时,见老板娘在玩电脑。于是我就问她:你的电脑可以上网吗?”“可以呀!我又问:能不能让我上网查些资料呢?她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我想了解一下这几天我把每天骑行的情况发布在网上的效果怎样,网友们的反应如何。虽然我的手机修复了上网功能,但手机上网速度慢,视野小,上网并不方便,而且我晚上还许多事要做,所以很少用手机上网。既然老板娘答应让我用她的电脑上网,我到外面吃过晚饭后就先上网看看。看到我的网站这几天更新的内容和图片的安排都不错,还有许多网友的回帖和留言,这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大家在为我加油,虽然一个人骑行,我也不觉得孤单。老板娘看见她的电脑里有我骑自行车的照片,开始觉得很奇怪,问我是怎么会事。我告诉她这是我个人网站,上面都是我几次骑自行车到全国各地的资料。当她知道我这次是骑车去西藏时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还说,你一进门我觉得你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但没想到你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敢去西藏。又说,你住我的宾馆是我的荣幸,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我一定尽力帮助。还问:要不要帮助你洗衣服,还说你可以开空调,我不收空调费。我一路上遇过许多这样的热心人,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一路上有一个好心情,也更有信心去完成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我从心底里感谢这些素不相识的热情人。我上了一会网后就准备回我的房间去完成我每晚要做的功课。老板娘让我把我网站的网址放在她电脑的收藏夹里,要登陆我的网站,好好看看。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后,把自行车带到楼下,准备离开这宾馆,到外面买些早点吃了再赶路。只见老板娘等候在大厅里,叫我慢走。她说:昨晚登陆你的网站一直看到下半夜两点多。还说你太厉害了,我真钦佩你,所以一早起来,要为你煮几个自家母鸡生的鸡蛋,烧点早饭给你吃。我说免了吧!可她拉住我的自行车真不让走。既然如此热情,也盛情难却,我就好好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早餐。临走时老板娘又硬要往我的车篮里塞进了一包点心和两盒饮料。以后还多次在我网站的留言薄上留言,直到我到达西藏后,发现她还在我的网站上的留言并为我鼓劲加油。

以后我路过河南商丘时,住在贵福居宾馆,也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宾馆的老板得知我是自行车去西藏,特别热情与周到,晚上也登陆我的网站到下半夜,第二天一早等我起床后一定要把住宿费退还给我。

 

路遇冰雹

天气经下雨后稍凉快了两天,64日,也是我骑行出发的第四天,天气又热起来了。我离开汊诃镇、经过滁州市、明光市晚上到达五河县。五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这里河多鱼鲜,是品鱼的好地方。我骑行四天,行程500多公里,也算是千里之行了,我就五河县城的一家小餐馆要了一条当地的鲜鱼,炒一个蔬菜,再来一瓶啤酒,自己庆祝一下这千里之行。

65日,我离开五河,经过泅县,出安徽省,再次进入江苏省,来到雎宁县境地。这段路上虽没有大山,而上下坡多起来了,对体力和车速都有影响。再加上天晴,在太阳的照射下气温明显升高,当天的最高气温达34度,公路上的温度自然要更高些,我只能多喝饮料和路上多休息来应对。这一带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沿途小镇和小商店或小商摊接连不断。我可以沿途买些矿泉水或饮料补充体内水份。大树下,路旁凉棚,停业的加油站,刚建好房屋都成了我休息的好地方。直到这天傍晚,风云突变,先是乌云密布,天昏地暗。随后刮起大风,幸亏风是从斜后方吹来的,要是从前方吹来,这样的大风,眼睛也睁不开,车也骑不上去。不久就下起雨来,我连忙拿出雨披穿上,并用塑料袋将旅行包包好。这是一条新建的公路,路旁没有建筑物,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躲雨的地方也没有,只有骑着车,随风吹着走。小雨很快就变成了暴雨,狂风拍打着雨披,时而把雨披掀起,两裤腿和鞋子都被雨水淋湿了。渐渐地风小了,雨也小了,雨中夹有黄豆大的冰珠,下起冰雹来了。这冰雹在我的印象中几十年不见了,今天可遇上了。冰珠越来越大,开始只有黄豆大,后来下起蚕豆大的冰珠,打在头上感觉有点痛,我想冰雹可不要再大了,因为听人说冰雹大的冰块有鸡蛋大,要时真有象鸡蛋大的冰块打在头上是受不了的,我又没有带硬壳的帽子。在风雨和冰雹中大约行了10公里路程,终于到达了双沟镇上。见了一家旅馆,我连忙冲了进去。进入旅馆没多久冰雹也停了,不一会儿太阳又出来了。我问当地人,这里冰雹下得多不多,他们告诉我,下冰雹也只不过二十年一遇。我说我运道好,二十年一遇也让我遇上了。不过这场暴风雨和冰雹还是益处多,倒不是增加了阅历或增长了见识,而大风吹走了暑气,冰雨带来了凉爽,以后几天会好过些。

6月6日,离开双沟,中午到达徐州,下午休息,在徐州参观浏览了楚王陵、乾隆行宫和云龙湖等景点。

6月7日离开离徐州,再次进入安徽省,再次进入安徽省,经砀山,进入河南省,到达商丘,全天行程146公里。

 

急性胃肠炎

67日,早晨就开始下雨,雨量中等。我早餐后,穿上雨披,离开商丘,又上路了。骑行路上雨时大时小,连绵不断。雨天路上休息不方便,我很少休息,上午经过民权县城时我也没停车休息,一股劲往前骑。

到了中午肚子饿了,我想找饭店吃饭,可是这公路旁饭店很少,见了几家饭店又都不营业。又行了几公里,路旁看到一家饭店,我停车进去看看,菜看上去不新鲜,可是一路过来又找不到可吃饭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也只有将就了。

下午继续下着雨,我骑行至兰考时雨停了。我穿过兰考县城后,天又下起雨来,以小雨为主,有时中雨,一直到我骑行至开封郊区时才停止。在骑行路上,我感觉肚子有点反常,虽没有平时吃坏肚子那种腹痛和肠鸣的症状,但一时没有出现其它症状,所以没当一会事。到了傍晚,症状加剧,出现肠鸣,我意识到可能与中午的饮食有关。

由于下雨,路上休息少,到达开封时间尚早。我十年前来过开封,参观过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湖、包公祠、清明上河园等景点。这次只打算在这些景点作照相留念,并不进去参观。我先到大相国寺,又骑车来到开封府门前广场上,那里有许多老年人在玩陀螺,这里的陀螺做得很大,这些老顽童正兴致勃勃地在抽打玩耍。

这时我肚子发出一阵肠鸣声,伴随着隐隐作痛,我感觉肚子不妙,得抓紧结束参观游玩。我离开开封府,沿包公湖环行大半圈,来到了包公祠。我刚照完相,又一阵肠鸣与腹痛,我得赶快找厕所。要是两个人在一起,我可以托人看管车和包,现在一个人丢下车和包去找厕所实是不便。我得先去找旅馆,办好入住手续,在旅馆里上厕所才比较方便。

我就提早结束游玩,离开包公湖,向西南方向骑去,过了两条街,看到一家宾馆,就冲了进去。我把自行车停在大厅里,问服务台小姐有没有底层房间,回答底层没有空房,二楼有空房。我叫她们抓紧办,办好入住手续,这时肚子有点憋不往了,我拿了房间钥匙和自己的旅行包就往两楼跑。

我知道自己得了急性胃肠炎,罪魁祸首就是中午的饮食。腹泻后只轻松了一会儿,二十分钟后再次大量水泻,比第一次更厉害。两次腹泻后,腹痛消失了,但人体虚弱,四肢乏力,这是我骑行途中最严重的一次腹泻。要是在家里,一定要输液,抗炎和补充水分。路上毕竟不方便,我取出备用的消炎药,喝一些开水,补充水分。但一下子不能喝得太多,因为这时的胃肠处于敏感状态,吃多了会刺激胃肠蠕动,加剧腹泻。

此时我不想吃晚饭,我到外面走走,在宾馆对面的小商店里买了一包泡面,准备病况好转后吃些好消化的泡面。回到宾馆后,先把我的宝贝自行车扛上房间,再把当天的功课做完,而后洗刷一下早点休息。没过多久,又腹泻一次,不过比前两次症状要轻些。既然病情没好转,我就决定不吃晚饭了,早点上床睡觉。后来又腹泻两次,肚子也泻空了,但每次症状有所减轻。最后一次腹泻也过半夜,这时人也困了,我不知不觉睡着了,一觉醒来,天也亮了。

 

自行车不让进宾馆

69日,起床后腹痛消失了,腹泻停止了,就是有点饥饿和虚弱,我把晚上买回的泡面冲泡后吃了。吃过早餐,精神好多了,我下楼到外面走走,感觉还好,于是决定继续骑车去郑州。开封到郑州约70公里路,我想只要慢慢骑,当天总可以到达的。

我离开宾馆,在开封的街边看到邮箱,昨晚因腹泻没有寄信,我就顺便把写好的名信片投入邮箱。我一路上慢慢骑行,累了就多休息一会,上午经过中牟,中午十二点半到达河南省首府郑州市。从家里出发到郑州,历时9天,总行程1106公里。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我是第二次来郑州,十二年前,即1997年我曾来过郑州旅游。在我的自行车骑游计划中,要骑自行车到达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市,而省城是必须要到达之地。作为自行车骑行,我在2001年到去乌鲁木齐时已经两次经过河南境内,但那次没有经过河南的省城郑州,这次骑游特地走了个两个直角,是专门为奔河南省城郑州而来的。

我这次到郑州只打算做两件事,一件是到郑州二七纪念塔照相留念。郑州二七纪念塔,是郑州标志的建筑,位于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广场,是为纪念在19232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下午睡觉休息,因为一则是此次骑行九天还没午睡过,二则是前一天在骑行路上吃了不洁食物,晚上腹泻几次,身体虚弱也需要休息。我借手机导航仪,直接骑行到郑州二七广场,这里是郑州最繁华的地段,十多年不见,二七广场周围又增添了许多高层建筑。我先在周围骑自行车游览一周,再在二七纪念塔前照相留念。

二七广场右侧就是有宾馆,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宾馆,我打算就近住宿,马上休息。于是我把自行车停在二七宾馆的大门口,走进宾馆大厅准备开房。我进大门没几步,只听见门外有人大声吆喝着:谁的自行车,停这里干吗?我转过身一看,见一个穿深灰色衣服的男子瞪着眼走了过来,还在大声地问,我想这人怎么啦,用得着花这么大的声音说话吗?我没那么大力气来回话,只轻轻地回答了一句:我住宿啊。他听我说是住宿也不啃声了。我在大厅办完住宿手续后准备推车进宾馆,那人又说了:这里不能进,车子从那边后门进。这也好,这里进要上好几级台阶,我腹泻后身体没有完全恢复,连车带包提上这台阶也挺累的。

于是我骑车绕到左侧后门口,又给门卫挡住了,说自行车不能进宾馆,只能停放在旁边一个简易撘建的自行车车棚内。我与门卫商量,我要骑这辆自行车去西藏的,我这自行车与别的不同,已经到过二十多个省市,行程15000公里,它对我有一种特殊的价值,让它放在外面,我不放心的,我一路上都带着它放在房间里的。一般情况下,经我这样解释,门卫都会同意我把自行车带进房间的。可是这个门卫说话生硬:我说不行就不行!还坚持说这是宾馆的制度,从来没有让自行车带进房间的。自行车放在这里不会丢的,丢了就赔你新的。我跟他说,这车丢了,你是无法赔的,你任何车赔我,我都不会要。也用不到你赔车,我去买辆车,你或者你能找个人来骑15000公里行吗?另一个门卫看我不肯把自行车放在那个简易车棚里,就过来解释,这是上面的规定,我们也没权力放你进去,否则上面怪罪下来,我们也担当不起。这人说话还比较和气,所说话也有些道理。但我对他说,像我这样的情况是特例,你能照顾一下吗。这门卫好像铁了心似的,不管你好说歹说,他们都不让进。于是我对他们说,既然你们作不了主,那么请把你们领导叫来,你们领导也说不让我进,我就不进了。那个门卫还瞪着眼睛望着我,另一个门卫就打电话把他们的领导找来了。

来了一位女领导,她了解情况后对我说:这宾馆原来是家国营宾馆,规章制度一向比较严,自行车从来就不让进宾馆的,自行车放在这里是不会丢的,人家小轿车也放在外面没事的。其实我把这自行车看得比我的小轿车还重,但我没有与他们多说。这位领导说了一大堆话,还是反映出了问题,原来的国营宾馆,体制上、经济上是转制了,而思想上、管理上仍未转。还有一个说怪也不怪的现象,你汽车开进去,门卫马上撤去障碍,还会向你敬礼。你自行车骑进去,他硬要你下来,盘问一番后须推着进门,不给你瞪眼算客气了。同样是客户,房间的价格也是一样的,但你进门的待遇是不同的。在有些人眼里,你骑自行车他就看不起你,即便他自己出门也骑自行车。但我不会与这样的人计较,尤其出门在外,我只是希望我的自行车安全就是。我再一次与这位领导商量,告诉她这辆自行车已经走过大半个中国,我把我的自行车当着宝贝,你能否看在特殊情况下照顾一次。我还举个例子,北京天安门广场有制度规定自行车不可进入,我与守卫的警察商量,我是骑自行车过来,请照顾一次,我进广场照相留念,警察也破例让我进了,你的制度就算是与天安门广场的制度一样严,也照顾我一次吧!可是这位女领导仍然以几十年制度不能破,自行车只能停放在外面,不能进宾馆。于是我对这位领导说:既然你如此强调你们的制度不能破,那么我不为难你,我现在退房,这不违反你们的制度吧。我不相信这么大的郑州找不到适合我住宿的地方。听说我要退房,这位领导的观念开始转变了,她态度似乎也温和了一点,稍停顿了一会说:这样吧,我安排你把自行车放到宾馆大楼底层的贮藏室,我们把门锁起来,绝对安全的。既然能保证我的自行车安全,我也没什么其它要求与意见。于是在这位领导的带领下,我把自行车推进了宾馆大楼,安放到贮藏室里。

 

炎热的豫北

610日离开郑州,沿107国道转向北行,朝石家庄方向骑去。先出郑州北郊,来到了黄河岸边,前面就是郑州黄河大桥,大桥边立有一块很高的桥名碑,上面题写了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桥名。郑州黄河大桥是京广公路干线上的咽喉,全长5549.86米,郑州黄河大桥也称花园口黄河大桥,我问当地人这花园口是不是抗战时期决堤的地方,他们告诉我,花园口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我是第三次骑自行车过黄河(第一次在济南过黄河,第二次在兰州过黄河),就在大桥旁摄像留念。桥边有一位设摊的老汉,我请他帮忙照张相,这老汉挺热情的,放下手中活,马上就过来帮我照相,还为我介绍了许多有关大桥情况。

下过冰雹后,天气凉快了几天后,气温又开始升高。我过了黄河,随着中午临近,气温持续上升。空中没有一丝云,路上没有一点风,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由于出汗多,需要不断补充水分,我在路过的小镇上,或沿途的小商摊上,买一瓶冰过的矿泉水喝。中午在新乡市区吃过午饭后,出市中心在近郊看见公路旁有刚建好的新大楼,我就将自行车推进大楼的底层。铺上塑料垫,躺下休息半小时。

中午以后,气温继续升高,头顶上一轮烈日,公路两旁的树木都无精打采,一动也不动,懒洋洋地立在那里。骑不了多久,浑身是汗,背心和衬衫都湿透了。我把衬衫脱了,只穿一件背心,一开始感觉凉快许多,但在太阳直接照射下,两手臂和肩膀的皮肤晒得受不了,只有再把衬衫穿上。在休息时我干脆把背心撤了,只穿一件衬衫,这样在骑行时前面有一阵风,胸前自然会产生一丝凉意。

到了下午三中点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阳光照射在公路上,柏油路面冒着热气,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听当地人说,今天的最高温度是摄氏37度,而在阳光照射的公路上,气温可能也达摄氏40度以上。幸亏这一路上小镇和小商摊多,我就多买冰过的矿泉水喝。有时地方没有冰水,只有喝常温的矿泉水,这些水的温度本身已达摄氏37度,喝多少水,身上就流多少汗,只有喝了冰水才能止住汗水。上午一瓶冰水还分几次喝完,下午一瓶冰水一口气就喝完了。喝了冰水才觉得全身凉爽,但冰水喝多了,胃就不舒服了。为了全身的凉爽,只有让胃受点委曲了。

下午经过淇县县城,晚上到达鹤壁市市区。这一天我的自行车码表显示,去掉路上休息时间,实际骑行9小时,平均骑行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全天骑行134公里。天气炎热,路上流汗很多,但我当时的情绪还是挺不错的,因为追梦的路上心情总是舒畅的。我当天用手机发回家里并发布在网上的骑游日记是这样写的:今日最热,买了5-6次冰饮料,中午在一个加油站休息,路途中又休息了多次,到宾馆一问当地人,说今日最高温度达37度。家人和亲友也在关心高温及我身体状况。我告诉大家,现在我住得好、吃得好、睡得好。精神放松、没有烦恼。身体累一点,但我不怕累,睡一晚就好了,请亲友们放心。这人也怪,平时气温37度就躲进空调间了,而今日100多公里路照样骑下来了。

611日,上午先经过汤阴县城,汤阴是岳飞的故乡,我进城参观了汤阴岳飞庙。又穿安阳市区,出河南省,进入河北省境内。当地的气象预报最高温度仍然是37度,进入河北省时接近中午,气温与昨天一样,真没想到,六月的豫北、冀南会这样炎热。

我路过河北省磁县一带,路边有许多杏林,正是杏子上市时节,我看见路边大树下有人设了个临时小摊在卖饮料和杏子。这里的杏子个儿大,红中带黄的表皮上还水盈盈的,泛着光,特别新鲜。这杏子吃到嘴里,一股淡淡的清香溢出,鲜甜可口,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杏子。我往后面看,见好大的一个杏林,沿公路有几百米长。抬头望去,一株株杏树负重累累,枝条向下弯着,那些杏子有的并蒂而生,有的串在一起,每棵树上都挂满了一颗颗熟透了的杏子。

我离开杏林,下午的天气还是与前一天一样热,我还是不断的补充水分,感觉好像适应多了。我骑车穿过邯郸市区,晚上到达永年县城,全天骑行126公里。

 

石家庄网友接风

612日气温比前两天有所下降,还吹起了北风。因为我与石家庄网友合金钛相约,今天打算骑车到石家庄。网友合金钛也有骑自行车去拉萨的打算,只不过他因时间有限,不打算从家里出发,而是准备先坐火车到青海省的格尔木,再由格尔木骑自行车去拉萨。他在网上知道我要骑车去拉萨,并经过石家庄,希望路上能合伙同行,特地邀请我到石家庄与他商谈此事。我现在一个人骑行,也很需要伙伴,虽然不能全程相伴,但有格尔木到拉萨一段也好,所以我要争取今天到达石家庄与他相会并商量此事。

从永年到石家庄约160公里路,一天的骑行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所以我一早就出发了。上午一开始北风很猛,骑车阻力很大,车速很慢。幸亏大风时间不长,一个多小时后风力减缓,我就加快骑行速度。经过一小镇,我在镇上休息一会,旁边刚好有几个执勤的民警,问我从哪里来的,我告诉他们是从浙江来的,他们感到很惊奇,热情地请我到里面坐,还为我倒水和送上了饮料。

我上午经过邢台市区,当我骑车超过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时,只见这位男子从后面一直紧跟着我骑了100米,并骑到了我的身旁问我:先生,你看起来好像是长途骑行吧?两人边骑边交谈起来。原来他也喜欢自行车骑游活动,都是中短途骑游。后来他很诚恳地对我说:我想请你在这里留下来,我中午请你吃顿饭好吗?我只有谢谢这位素不相识的朋友,我告诉他我已经与石家庄的朋友约好,我今天要赶到石家庄,还130公里路要走。我一直与这位朋友并肩骑行穿过了邢台的市中心,才分手。我把我自己网站的网址给了他,以后他一直关注着我骑往拉萨一路上的情况,并有多处留言和回帖,为我加油。

离开邢台,一路上风小了,但午后气温又升高了。下午还经过一段约20公里正在修建的路段,道路高低不平,造成骑行不便。修路扩建中两旁的树木都被吹了,骑行路上比较炎热。但我出来十多天,对骑行已经适应,整个下午骑行还算顺利,全天骑行165公里,在太阳落山前到达了河北省首府石家庄。我从家里出发算起,历时12天,总行程1531公里。

我在石家庄和平医院遇上网友合金钛,仅管是第一次见面,就像久违的老朋友似的,非常激动。他是该医院的职工,约三十来岁,热情好客,已经为我安排好了住宿,并为我接风洗尘。在晚宴上,他把他的另两位准备与他一起骑车去拉萨的朋友也一起请来相聚。与他们约好,他们大约在710日到达青海的格尔木,我预计也可以在差不多时间到达格尔木,而后大家一起骑往拉萨。我还把当天到石家庄所作的自行车骑游短诗一首以发短信的方式送到了他的手机上:酷暑休得狂, 风雨也难挡。启程三千里,今到石家庄。

 

翻越太行山

此次骑行从浙江出发,经江苏、安徽、河南到河北石家庄,这一路上都是平原。613日离开石家庄,转307国道,向西骑行,先行30公里到达井陉县城,以后便进入了太行山区。太行山位于山西省的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和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带。太行山脉南北走向,最高山峰海拔为2800米,平均海拔15002000米,山峦起伏、群峰挺拔。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这些山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从北向南自古有著名的太行八陉 所谓就是横谷的意思,即横切太行山的谷地,成为穿越太行山东西的通道。井陉就是其中的一条,通过石家庄和太原的207国道就筑在井陉这通道上。

一开始上太行山,山坡并不陡,骑起来还算顺利。不久,山坡越来越陡,海拔不断升高。天气热,一爬山就会大量出汗,进入太行山区,沿途小镇和卖饮料的摊位很少,眼看车上带的饮水就要用完,这段路没见有出售饮料的小商摊,只有节省用水。骑过一个只有三、四户人家的小村庄,见有一老汉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我也把自行车推到大树下,休息一会。我与老汉聊起来,向他了解当地的一些情况。老汉知道我骑车去太原,便说:他年轻时也骑自行车去过太原,要翻过太行山,经过两个关口,一个是娘子关,还一个是固关,这两个关口地势险要,山坡很陡,好几段路骑自行车上不去,只有下车推行上山。他看见我的茶杯里水已不多,便将他自己热水瓶中开水给了我,热水瓶中的水也不多,他又跑回家再拿一个热水瓶出来给我倒水。

我在大树下休息十几分钟后,便告别老汉,继续向太行山上骑行。行了十来公里,公路的坡度明显增大,我看到一块路牌,上面写着娘子关,我沿山盘行而上。行了一段路,见公路的右边有一个新开的隧道,但没有通车。我骑车到隧道洞口看看,自行车是否可以通过。只见洞里黑黑的,杂物也没清理掉。一时没有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没地方可问路,不敢贸然而进,于是又退回老路。娘子关位于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是晋冀的咽喉要地,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娘子关历史悠久,据记载,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我此次自行车骑行去西藏,要翻越无数大山与高坡,相对来说太行山不算很大,娘子关不算很高,我所测到的307国道翻越娘子关的山口最高点的海拔为693米。其实对骑自行车来说,大山与高海拔还不是最困难的,影响骑车最大的因素是上山的坡度,如果上山坡度过大,即使山不大,海拔不高,骑车上山也很困难。

在翻越娘子关的路途中,有三公里的路坡特别陡,骑车实在不上去,我只有下车推行,也是我这次骑行1500多公里以来,一路上第一次下车推行。我推行一段路,看见路平起来了,我又上车骑起来,一直骑到坡顶的山口上。下车休息一会,喝点水,吃点干粮。因为接下来是下坡,不用花力气,所以我没多休息就下山了。

下午的艰巨任务就是翻越固关。城门洞外有天然照壁,即悬崖绝壁,其上有千年悬柏,郁郁苍苍。峭壁上刻有层峦叠嶂山外青山的题词。固关长城有小八达岭之风韵的赞誉。我在骑车翻越固关时有一段约五公里的坡很陡,只能下车推行而过。307国道穿过固关一个穹门,我这里所测的海拔是788米。

过了固关,继续翻越太行山,海拔仍在升高,我骑车在307国道的海拔最高为933米。晚上到达平定县城,尽管一路上偏僻荒凉,到了县城又是另一番景象,大街上灯火辉煌,夜市繁荣,各种商铺一直忙碌到深夜。进入山区,气温有所下降,告别了这一路上最炎热的天气。经过十几天骑行,最艰苦的适应期也结束,爬了一天的山,虽然很累,但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骑行也不过如此了。

6月14日,我继续翻越太行山,上午来到一个村庄上,发现前方正在修路,禁止通行,要绕道而行。我去问当地村民,他们告诉我,汽车绕行要绕很大一个圈,自行车可经村道过去近一些。我想也只能是这样,否则今天到不了太原了。所谓村道,是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泥路,我就沿着这条村道骑上一个小山头,骑行5公里后,翻下这山。山下是条泥土路,旁边有一个小型的水泥厂,这条土路经大卡车辗压,变成了一条泥灰路。自行车陷入十几公分深的泥灰里无法骑行,只得下车推行,可是双脚踩入十几公分深的泥灰里可不是个滋味,但也没其它办法,就高一脚低一脚地在这泥灰的推行,大约行了两公里,才走出了这段泥灰路,重新上了307国道。

中午到达寿阳县城,我在县城里吃过午饭,继续西进。海拔仍在升高,我在海拔8001200米的范围里穿行,但与前一天相比,路好走得多。气温虽比前些日子有所下降,但中午烈日当头,还是比较热的。我骑过一片高大的白杨树林,看看这里环境不错,大树下很凉快,我停下车,取出塑料垫,往大树下一铺,准备在大树下躺一会。又想躺在这里休息,要是有人帮助我录像倒挺不错的,可是这里哪有人帮你呢?我往山上一看,办法有了。我把摄像机安在山坡上,打开后调好镜头和焦距。而后回来躺下休息一会儿,这样整个树下乘凉的过程都摄下来了,经过裁剪,就是一段很有意义的视频。

翻过太行山便进入了黄土高原,于2009614日傍晚到达山西省首府太原,历时14天,总行程1770公里。我在1998年来过山西和太原旅游,对太原市区的景点和周围的主要风景区,如五台山、北岳恒山、悬空寺、云岗石窟、平窑、乔家大院等景点都去过。与我走两个直角,到河南省府郑州一样,这次又走两角直角,翻越太行山,只为骑车过山西省府太原而来。

 

过雁门关,三次躲雨

615日,我离开太原,沿208国道向北朝内蒙古方向骑去。先经阳曲、忻州、原平到达代县阳明堡,全天骑行143公里。

616日,离开阳明堡,便开始上雁门关,先行的20公里山坡不陡,骑车并不累。以后的坡越来越陡,路也越来越难上了。到达雁门险路十八弯处,已是浑身大汗,衬衫和背心完全湿透了,连衬衫的领子和衣角也被汗水湿透了。见路旁有个简易公园,一块大石头上写有奋搏两字,我想在这里照张相很有意义的,于是就停下车来。因为大多数车辆都上高速公路了,这条路上来往的车辆就很少。一路过来,总可以找到帮助摄影的人,而这里连行人的影子也不见一个。于是我把自带的小型三角架从旅行包里取出来,安上照相机,照了几张相,既然衬衫与背心都湿透了,干脆把衬衫脱了,湿透的背心粘贴在身上,这样照张像,挺有纪念意义的。回来后,朋友都说这张相片照得好。照完相我又把三脚架放到公路上,装上摄像机,摄下了骑车上雁门关的过程。

雁门十八弯坡陡路险,右侧倚山腰盘曲而上,左侧是悬崖硝壁。我在能骑的地方骑一段,实在骑不上去的地方就下车推行一段,这段路约十公里长,其中近一半要下车推行。行至雁门关坡顶,那里设有一个雁门关展览馆。主要介绍了雁门关简况和雁门关公路的建筑情况。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远古的秦汉唐宋到近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有与雁门关相关的故事。雁门关依山傍险,东西两翼,群峰挺拔,山峦起伏,地势十分险要。我用手机在这里测得海拔高度是1672米。站在高处,凝望这东侧,地势较低,像是幽深的大峡谷,云雾缭绕;西侧是高高的山峰,雄伟挺拔。现在走的这公路是后来修的,东侧的峡谷内才是古代南北唯一的通道。

骑过山口,开始下坡。只行了一公里,公路右侧有一幅城楼的大型画壁,并提示真正的雁门关就在右边两公里处,有一条小路相通。我先在画壁前拍一张照,准备到真正的雁门关去看看。可是就在这时,老天不作美,突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这山里的气候说变就变,我还没把相机收好雨点就下来了。紧接着雷电哄鸣,霹雳闪耀,看来要下大雨了,这里没处躲雨,得赶紧下山。我连忙穿上雨披,骑上车,快速冲下山去,行不了两公里,就下起了大雨,没多久又变成了暴雨,在这前没有村,后没有店的大山里到哪里去躲雨呢?只有要继续前行,又行了两公里,发现左侧山坡有一小棚屋,于是我就下车,把车扛在肩上,冲上十几米高的山坡,钻进了棚屋。

这棚屋是用砖砌的,面积有七、八平方米,顶上盖有水泥板,门窗没有了。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在这四面都是高山的山沟里,雷声会在这山里回荡,震耳欲聋,碰上胆小的,还是挺吓人的。以往遇上雷阵雨,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现在一个小时过去了,雷雨还没有停,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我看到雨小了些,于是就推车下山,继续赶路。行了五、六公里,下了雁门山,雨又大起来了,风也大了,雷声又响起来了。风大雨披被吹起来,两裤腿都淋湿了,还担心的是在野外骑行遇上雷电有不安全因素。这时看到公路右边有个废弃的房屋,我连忙把车推到里边躲雨。我在这破屋里呆了约二十多分钟,见雨小了,雷声停了,我就把车推到公路上,又上路了。

我在平路上骑行了几公里,雷声又起,暴风雨又来了。没多久下起冰雹来了,豆大的冰珠随着狂风扑面打来,真不好受。我骑过一段路,发现前面左边有空屋,我就骑车到公路的左边。这空屋离路边有十多米,前面是一块长满杂草的场地,地上积有十公分深的水,如果推车走过去话,鞋子里会进水的。于是我重新骑上车,准备骑车过去。这场地是泥土地,积上雨水后,车轮就会陷下去,骑车过这场地难度很大,一不小心会连车带人倒在这水塘里,还不成了落汤鸡,我小心翼翼地骑到屋檐下,将车推进屋,第三次躲雨。这时冰雹越来越猛,蚕豆大冰珠随风打在窗台上或直接打进屋里,溅得满屋都是。这次骑车出来,在江苏遇上了冰雹,说是二十年一遇,可现在还不到两周又遇上了,而且比上次更猛更烈。

这冰雹足足下了半个小时,冰雹停了而狂风暴雨接连不停。房屋没有窗门,冰雹和雨水随风不断地打进屋内,左边屋里地面的积水在不断升高,右边屋里地面积水范围在不断扩大,一直漫溢到后壁,整个屋也都积水了。我无处可退,就从破窗口取下几块砖铺在地上,人就踩在砖上。两脚踩在两块砖上,时间久了既单调又累,于是我在地上多铺几块砖,将两间房屋连通,这样可在两间房屋里来回走动。这时肚子开始叽咕了,看看时间已中午十二点多了,我就把昨晚在阳明堡镇上买的食物和饮料一起吃了。雨不知要下到什么时候,先把肚子填饱再说。说是雷阵雨,从雁门关遇雨开始已两个小时,狂风不止、暴雨阵阵、雷鸣时起时伏。过一会儿,第二阵冰雹又下起来了。这时地面的积水在继续升高,快把一块砖给淹了,于是我又从破窗口上拆下几块砖,叠在第一层砖上,我就踩在第二层砖上,耐心等待。又过了半个小时,冰雹停了,雨还下个不停。要等雨完全停,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于是我只能离开这里了。

我在雨中骑行了十多公里,雨非但不停,反而又大起来了,且雷声不断。这是条新建在黄土高原的公路上,路边没有村庄和商店,一时也无处躲躲雨,再说今天我已经三次躲雨了,不想再躲雨了。我不管雷雨怎样,一股劲儿往前闯,在快到达山阴县城时雨才停了下来,这雷雨连续下了四个多小时。如果继续下雨,我就准备在山阴住下,现在雨停了,我没有进城,就在路边店里找些吃的。现在快到下午四点了,才行了70公里。于是又改走省道210,翻过一座大山(海拔1700米),骑行30多公里,到达玉阱住宿,全天骑行103公里。

 

日行190公里到达呼和浩特

按我原来的计划,617日到达内蒙的呼和浩特,由于前一天遇上大雨,只骑行了103公里,从玉阱到呼和浩特还有190公里,北方的夏天,白天比较长,如果骑行途中顺利,没有高山,不遇上逆风,只要起早摸黑,我想这190公里路一天还是可完成的。这天我一早五点起床,没吃早饭就骑车出发,继续沿210省道北上。路上吃些干粮,翻过一座大山,骑行44公里,上午八点半到达右玉县城。在右玉吃过早饭,十点多经过右卫镇,到吃午饭时间,因早饭吃了才两个多小时,肚子不饿,休息一会后继续走路,不久到达山西与内蒙的交界杀虎口。

杀虎口也称杀虎关,它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作为一个军事要塞,自古以来战火不断。这里还是南北重要通道,历史上走西口的故事就发生在杀虎口。我就是经当地人介绍,沿这条公路去呼和浩特的,否则要沿208国道向北经大同到内蒙的集宁,再转109国道向西到呼和浩特,这样要走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经杀虎口去内蒙,只要走一条斜边,可少走许多路。现在杀虎口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筑有长城,去内蒙的公路就由该城门口出去,在这关口的右边还建了一个展览馆可供游客参观。我在这里停下来参观,并照相留念。一群北京来杀虎口旅游参观人,见我骑自行车经过这里,便问这问那的,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浙江骑车到这里的,他们感到很惊奇,又问到哪里去,我说到拉萨去,他们更感到不可思议。各种赞美的,羡慕的,加油的,佩服的辞藻从四面八方传来。这些人很热情,一定要给我糖果和饮料。我没什么好给他们的,就把我自己网站的网址给了他们。有些人在我骑行拉萨的一路上一直关注着我,不断地留言和回帖,一路上为我鼓劲、加油。像这样的情景,这样的好人,一路上遇到好多,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感到特别温馨。

出杀虎口城门没多远到便进入了内蒙境内。上了黄土高原后,虽气温有所下降,但是午后的一段时间,在太阳的照射下,公路上骑行还是很热的,遇到上坡,仍要流许多汗水。进入内蒙后,一路上村落更少,路旁卖饮料的商店和摊位很少,很多公路旁没有树木,想找个阴凉的地方很难。骑了好久,翻过两座小山,在公路左边的山坡上看见两棵白杨树。一般情况下我总是靠公路右边休息,现在只能把车骑到左边,把车停到公路边上,滑下山坡,躺在白杨树下的草地上休息。并把饮料和干粮拿出来补充一下水分和能量。今天是进入山西以来最为顺利的一天,早晨翻过一座大山后,接下来路比较平坦,进入内蒙也只翻了几座小山,到现在已行120公里,但到呼和浩特还有70公里,想要完成这个任务,不能多休息,于是我在大树下休息十几分钟后,又上路了。

骑行了十几公里后,到达了内蒙的和林格尔县城。和林格尔是我国古代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道,曾是北魏古都,鲜卑的发祥地,被史学界称为草原第一都,在那里建有一座以展示鲜卑历史文化为主的博物馆。下午四点,我赶到一个小镇上,肚子饿了,就在一家小餐馆吃饭,因只吃过早饭,只能算中饭了。到呼和浩特还有40多公里要走,吃了饭又上车赶路了。骑车过呼和浩特南郊,看见公路左侧有王召君墓,我十年前旅游时坐车来过王昭君墓参观,没想到今天骑自行车正好又路过这里。

今天早晨五点半出发,一路上山路少,平路多,又是顺风,历时十四个小时,实际骑行十一个小时,平均骑行速度17.5公里,全天行程192公里,晚上七点半到达了内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区,这是我这次骑行中单日行程最长的一天。

自2009年61日从家里出发,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内蒙七省(区),历时17天,总行程2268公里,于2009617日完成了此次骑行的第一个目标,到达了呼和浩特。出发前我说这次自行车骑行的目的地是拉萨,我在网上发帖,写的也是拉萨之行,于是就有不少朋友和网友问,从浙江去拉萨只要直接西行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先北上2000多公里到呼和浩特兜这么大的圈呢?我说骑车去拉萨只是我全部骑游的一部分,我的骑游全部目标是用我的这一辆自行车走遍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而且每个省的省城是必须要到的,如果省城没到,我认为还不能说骑到过这个省。如我在2001年骑车去乌鲁木齐时曾穿越过河南和宁夏,但那时没有骑车到过郑州和银川,所以这骑行中我得补上。我此行的下一站就是沿黄河北岸的河套兜一个圈,先骑行到银川再去拉萨。

我是第二次来呼和浩特,第一次是十年前为参加一个医学学术论文交流会而来的,当时在呼和浩特住了一个星期,这期间参观游览过市区和周围的主要景点,这次只为骑自行车而来。这次到这里,打算休息一天,睡个懒觉和午睡,因为十多天来每天都起得很早,很少午睡。还要找个自行车修理铺,把骑行2000多公里的自行车检修一下,所以我找旅馆时就找了一家旁边有修理自行车摊的小宾馆住下。

 

逆风过河套

619日,我离开呼和浩特,踏上110国道,向第二个骑行目标拉萨进发。110国道是北京通往宁夏银川的国道,我将随这条公路先去银川。这里是内蒙古的中部地区,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了翠绿的环境,公路两旁树木林立,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小麦、玉米、蜜瓜、向日葵等呈现一片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有杏园、桃园硕果累累,一派丰收的场面。我已经进入了黄河的河套地区,这里土地肥沃,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粮仓之称。还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当年长城内的农民逃难走西口就是到这里来垦地谋生。

进入这河套地区,环境美了,道路平了,天气也凉爽起来了,可是老天总要让你接受磨难,在内蒙的四天骑行中,天天吹西北风,虽然风不是很大,也不是正面逆风,但斜逆风骑车也很费力。

第一天以横风为主,骑行还不算累,经过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到达包头市,全天骑行173公里。

第二天为斜逆风,风力增大,有五到六级,骑起车来就很累。夏季白昼长,在平路上一天可以轻松地骑行150公里,这天由于遇上逆风,只骑行了119公里,本想骑到下一站,由于风大就放弃了。晚上到达乌拉特前旗。

第三天斜逆风的角度稍横向些,风力也小了,所以骑起来还算轻松。我中午路过五原县城,进城路口有冯玉祥骑马的雕像,周围有一个花坛,我在这里驻足休息,照相留念。五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三国名将吕布是五原人,1925年冯玉祥在五原誓师起义,响应北伐,傅作义五原抗战,名扬华夏。我全天骑行149公里,晚上到达巴彦淖尔市(临河市)。

第四天中午过磴口,磴口有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运、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拦河闸全长309米,巍然屹立在波涛滚滚的黄河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我骑自行车在这大坝上从北岸向南岸骑去,这是我第四次骑车过黄河(前三次为济南、兰州、郑州),这里没有人帮我摄像,我就将摄像机放在大坝的护栏上,自行车从后面骑到前面后,再下车跑回来取摄像机。

真想不到在磴口一过黄河,这黄河南岸与北岸竟有天壤之别。北岸是土地肥沃的河套地区,玉米苗壮,麦浪滚滚,而这南岸沿路却是一大片荒凉的戈壁滩。不见村庄,别说庄稼,连树木也没有,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些荒草,与大西北的戈壁没有两样。而且路况也很差,路面高低不平,无人养护。头上有炎日,前面吹逆风,由于毫无准备,只带一杯水,很快用完,又找不到补给。在这戈壁滩上骑了二十多公里,看到路边有块砖砌的宣传牌,我就在牌下避风乘凉,休息一会。看看杯里水不多了,只喝一口,不敢多喝,因为我不知道在这戈壁滩里还要骑多久。又骑了十多公里,公路左边有户人家,我便前去问路,主人很热情,叫我到里面坐下休息,拿出茶水让我喝,并告诉我还有十五公里便可走出这戈壁滩,以后的路况就好了,这里到乌海市区还有五十公里路。这下我心中踏实了,今晚可以到达乌海市。我向这位老乡要了些水,道了谢,又上路了。这时风也小了,骑了十几公里,终于走出了这毫无思想准备的五十公里戈壁滩,在一个小镇上卖了吃的,继续赶路,在太阳落山前到达了乌海市,全天骑行160公里。路上是一片荒凉,而乌海却是一个很繁荣的城市。

 

自信的宁夏人

623日,离开乌海,没多久我又来到了黄河边上,这里的黄河是从甘肃由南朝北经宁夏流向内蒙的。在这里我是第五次骑车过黄河了,我跨过乌海黄河大桥,沿110国道向南而行,没多久便出内蒙,进入了宁夏境内。说也奇怪,再次跨过黄河,进入宁夏后,与昨天下午见到的情况完全不同,这里又是一片翠绿的景象。公路两旁有大片的水稻田,似江南水乡,这在大西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还有成片的玉米田里一片翠绿,向日葵正成群开着黄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有苹果、梨、杏子、油桃等多种果树。宁夏以盛产枸杞名闻四方,我到枸杞园参观过,新鲜摘下的枸杞就可以吃。宁夏的西瓜个大味甜,供应全国各地。与几位宁夏人聊起,他们自傲地说:“黄河流经几千里,只有宁夏最富饶,可与江南比美。”

进入宁夏,下午吹起了逆风,影响了骑行速度,我经过惠农、平罗,直到天黑到达宁夏首府银川。从家里出发到银川,历时23天,总行程2980公里。2001年我骑自行车沿312国道去乌鲁木齐时经过宁夏南部,没有到达银川,这一次绕道而来是专门为奔宁夏首府银川而来的。

我这次骑车出来,沿途已走过七个省(区),前面六省(区)府以前都去过,而银川是第一次来,我就在银川停留一天,去市区及周围景点参观游玩。

6月24日上午,我随旅游团来到位于银川市西北56公里沙湖游玩。沙湖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2平方公里,沙漠面积12.7平方公里,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我乘坐游船在沙湖里游览,欣赏大自然的杰作。这里湖光沙色,芦丛如画,候鸟成群,风光旖旎。一边是风光秀丽如江南的沙湖,一边就是光秃秃的沙漠和沙山,沙山周围有一队队驮着游客的骆驼环山而行,这些景象在其它旅游景点是看不到的。

下午我又去了西夏王陵,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建于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在那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西夏文字,看上去每个字都像汉字的繁体字,仔细辨认一下却一个字也不认识。

625日,我离开银川,踏上了109国道。109国道是北京通往拉萨的一条国道,我将沿这条公路还要骑行2800公里,向109国道的终点,我此行的目标拉萨骑去。我于黄河西侧向南而行,穿越宁夏北部地区。这一带公路两旁都是水稻田,尤如来到了江南水乡,其它农作物也长势喜人,各种果树硕果累累,一派繁荣的景象。我骑车先后经永宁、青铜峡,骑过中宁黄河大桥,这是我第六次骑过黄河,晚上到达中宁县城,全天骑行147公里。

 

有个地方叫喊叫水

626日,我离开中宁,上午在靠近黄河的公路上骑行,公路两旁还似江南水乡,庄稼一片翠绿。可是行走30公里后,离黄河越来越远,路边也变得荒凉起来,公路旁偶尔见几间废弃的土坯房,不见村庄,一路上荒无人烟,而且路面高低不平,柏油路面破损严重,路面都是碎石,骑车颠簸得很。这时天气也变得炎热起来,带的两瓶水只剩下半瓶了,事先没准备,路上又搞不到水,吃的东西还有,就担心水接不上怎么办,我心里有些恐慌起来。路牌明明标的是109国道,而路况却越来越差,后来竟变成了乱石路,路两旁成了荒草地和戈壁滩,让人费解的是这一路上连过往的汽车也不见。

我在这条乱石路上骑行了20多公里,终于接上了一条新的公路。事后我在想,这段路是不是被废弃的一段公路,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上了新的公路,发现公路右侧500米外有条河,既然上了新公路,又看见了河,我心里就放心多了,但还要多久才能走出这荒凉的地方,心里仍旧无底。我停下车来,取了手机,打开手机中的导航地图,一查地图发现前方是一个名为喊叫水的地方,是乡政府所在地,我终于明白了这个地方为什么称喊叫水,因为我已经喊叫水多时了。也由此可以推断,在历史上一定有许多人在这里喊叫水才叫出了这个地名。

这新公路筑在山坡上,左侧是一座座荒抚的高山,山顶光秃秃的,山上不见一棵树木,山坡上只有稀稀拉拉一些荒草。右侧是一片低平的戈壁滩,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河边。这是一段缓缓上坡路,我骑车向山坡上慢慢前进。走了几公里,看见右侧的低坡直到河边有农作物生长,主要有西瓜和甜瓜。看到西瓜还是让我兴起来了,至少我可以不用愁干渴了。我停下车来,先对这长得稀稀拉拉的西瓜地摄像扫描一番,再想从山坡上下去,到西瓜地里摘一个西瓜回来,这地里没看见人,打算就在摘西瓜的地方放上钱就是了。再抬头向前方远处望去,瓜地里有一两个人在做农活。我想这里既然看到了做农活的人,说明附近就有村庄或小镇。再说要下这山坡去摘西瓜再上来也不方便,于是我又回到公路上,把杯里还剩下不多的饮水先喝上两口临时解解渴再说。

我重新骑上车,翻过了前面的一座小山,到山坡下看见有几农妇在公路边上设摊卖西瓜和甜瓜。太好了,我停下车先买了一个西瓜,就在路旁吃起来。这里气候干燥、雨水少、光照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西瓜特别甜。再加上我在饥渴中已喊叫水多时,这个本来就不大的西瓜,没多少时间我就把它吃完了。我又要了一个甜瓜,吃个饱,吃个够。吃完了西瓜和甜瓜,我继续上车向前,行不了多久便见到了喊叫水乡政府所在地。这里没多少建筑,人口稀少。我想,这喊叫水从前一定是个不毛之地,仅管有勤劳的人们在这里长期居住开发,发展成一个乡的集镇,但在这样的不良地理环境中发展生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愿它不断发展,迅速繁荣起来,不再让人喊叫水

离开喊叫水,又骑行了30多公里,这一路仍然比较荒凉,但比上午好多了,沿途也可以看到农户和村庄,下午五点到达了宁夏西南边境的小镇兴仁镇。这个镇比较大,公路两边的建筑物有一公里多长,看起来也比较繁荣。我本想在这镇上住下,在西部地区的夏天下午五点太阳还很高,如果是县城,我就在这里住宿了,反正是小镇,我还想多赶点路。于是我问几个正在马路边玩扑克的人,前面有没有可以住宿的小镇。他们告诉我,前面9公里处就进入了甘肃境内,离这里30公里有个小镇杜塞柯,那里有住宿。我为了确定有住宿无误,一般都要问两次以上。我骑了一段路又问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他也同样告诉我前方镇上有住宿,这样我就放心了。于是我赶紧上路,走9公里来到了宁夏与甘肃交界处,那里建有一个亭子,我就在亭子里休息一会,吃些干粮,喝点水,准备完成最后的20多公里路程。而后离开宁夏,在傍晚七点多到达了此行进入甘肃的第一个小镇杜塞柯,全天行程144公里。

 

我车最高时速

627日,离开杜寨柯,先有30公里的下坡路,坡很陡,下坡车速很快。我通常在骑车下坡车速超过每小30公里时就开始慢慢刹车,时速最多不会超过40公里。现在这里公路宽,路况好,早晨路上来往车辆很少。我不知怎么的,一时心血来潮,想测试一下我这破车最快速度到底能达到多少。于是在码表时速超过30后,没有刹车,任其车码表的数字不断地攀升,也来一次刺激,当码表数字达到50以上时,耳边只听见疾风呼呼而过,自行车好像在飞,手握车把有飘飘然之感,实是惊心动魄。我两眼凝神专注前方,双手紧握车把,因为速度太快不敢有一丝放松,码表显示的最高数字为56,也算为我这破车创下的最高速度的记录。自行车冲下山坡,又恢复了正常速度,但心跳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想想刚才那个过程还是有点后怕的。虽然这段路况还好,但路面仍有破损和不平整的地方,有时路上有小的石块或小的凹陷在远处是看不出来的,冲下来车速很快,要是避让不及就有意外发生的可能。再说寻找这种刺激并不适合我,也不适合我的车,更不适合我这个年龄。于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下不为例的硬性规定,以后骑车下坡,凡是时速超过30,一律减速而行。

到了山下,行不多久,看见公路右侧有一块路牌,上面写着北武当山并标注路程6公里,而且还有一条宽两米的新建水泥路。今天一路下山,时间还早,我临时决定去北武当山看看。我在这新建的水泥路上骑行了12公里,终于露出了北武当山的面貌。

只见前面山坡上建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道教建筑群,殿、阁、楼、亭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气势雄伟,面对黄河,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典雅壮观。我停下车来先对山上的建筑拍一张远景照,再对周围的景色摄像,包括山下的庄稼和黄河对面的山脉与滔滔不息的黄河。我正想要拍一张个人的像,刚好从山上下来一位女士,我请她帮忙照相,她欣然答应,帮我照了几张相,还问我人哪里来的。我告诉她我是从浙江骑车过来的,她听了很兴奋,忙说:那我们是老乡,我原来是杭州人,在这里工作,现在已退休,在这庙里帮助道长做些事情。你中午就在我们这里吃饭,住一个晚上,道长会接待你的。看来她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我告诉她说:我还有其它事情要办,在这里参观后就打算离开的。她又以挽留的口气说了好几遍。我不信仰宗教,但在这里能遇上一个老乡也不容易,对她如此热情我还是很感激她的。

她还陪我参观了整个庙宇,并作了详细介绍:北武当山原名真武祖师庙,位于甘肃省平川县黄河西岸,始建于清代中叶,与湖北武当山南北呼应。北武当山建筑依山傍水,云岩壁立,建有无量寿宫、捧圣宫、清界殿、财神殿、娘娘殿、灵官殿、二郎庙、法王殿、眼光殿、全神阁、迎仙楼等殿宇阁楼。

离开北武当山,我在靖远县跨过靖远黄河大桥,这是我第七次骑车过黄河。下午翻过一座山,全天一直在海拔14001700米的高原地带骑行,晚上到达白银市,全天骑行133公里。白银因矿产丰富,产白银而得名,其铜矿的储量和开采在全国地位显著,有铜城别名。早在汉代这里就有采矿业,到明代开采人员盛时达三、四千之众,有日出斗金,集销金城的记载。

 

九次骑车过黄河

628日离开白银后,上午翻过一座大山,上坡20公里,坡又长又陡,天下起雨来,我在雨登山,左一脚右一脚踩着自行车,脸上分不清汗水和雨水。不辨云与山,难分雨和汗。我极尽全力骑车而上,终于登上了坡顶。我取出手机测出的海拔为1922米,这是我第一次骑车上了近2000米的高海拔。车上坡顶时,顿觉心里甜。

翻过大山,又经过皋兰县城,下午又翻过两座山,来到兰州。这是我第二次骑自行车到兰州,第一次是去乌鲁木齐时经312国道由东向西来到兰州,这一次是经109国道由北向南而来。来到兰州北郊,经兰州铁桥,常称黄河第一桥,来到了兰州的市中心,这是我骑车第八次跨过黄河。因为是第二次来兰州,所以不打算多停留,只在黄河边上的公园里照相留念,再在大树下乘凉休息一会,而后继续西行,来到兰州西郊新建的河口黄河大桥,骑车第九次过黄河主干道。晚上到达河口乡岗镇,全天骑行131公里。

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我骑自行车从不同的地方九次过黄河。第一次是2000年去哈尔滨时经过济南黄河大桥过黄河,第二次是2001年去乌鲁木齐时经兰州西郊的黄河大桥进入河西走廊,第三次是这次拉萨之行途中经郑州黄河大桥过河,第四次经内蒙蹬口的黄河大坝上过,第五次经内蒙乌达黄河大桥过,第六次经宁夏中宁黄河大桥过,第七次经甘肃靖远黄河大桥过,第八次经是兰州黄河第一桥过,第九次是经兰州西郊的河口黄河大桥过。

九次骑车过黄河,经过了九座不同黄河大桥,每座大桥都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好像各路姐妹争俏一样,各显自己的美貌。进入青海省后,还在黄河的支流湟水河上骑车经过几次,最后在青海绕过黄河的源头骑向西藏。为此我为自己骑过黄河作诗二首:

其一  伴随黄河走

才经中原跨黄河,又出塞北穿叉走。

莫问道弯路多遥,执着伴随到上游。

其二  九过黄河桥

二骑兰州访一娇,各路姐妹尽争俏。

九跨黄河无稀罕,绕过源头不用桥。

 

再次吃坏肚子

由于在岗镇上晚餐吃坏了肚子,半夜里就腹痛拉肚子,这是此次出来第三次吃坏肚子。第二天,即629日,我离开岗镇,继续沿109国道前进,一开始就是上山,有5公里上坡路,坡很陡。这一段路我在2001年骑车去乌鲁木齐时走过。今天重骑这段路觉得很累。

早上我骑行20公里,到了平安镇。该镇较大,有两公里长,位于公路的左侧。现在骑车在路上,虽然吃坏了肚子,我还得继续赶路,不吃东西哪来的力气,只有先吃些东西再说。掌握一个原则,吃些好消化东西,少吃一点,于我要了碗面条,并要求煮透一点再吃。

吃过面条,我又上路了,这一路是缓缓上坡,我就慢慢地骑,车速一般不超过每小时15公里。岗镇的海拔是1500多米,前面乐都县城的海拔是2000多米,西宁的海拔是2200多米,以后每上一次山,海拔就提升,直到青藏高原。中午到达了甘肃边境上的海石湾,一上午没有拉肚子,精神状况也有好转,于是中饭我就多吃了些,因为下午还有许多路要走,而且还要爬山,走上坡路。

下午走出甘肃省,进入青海境内,一路上并无意外,一直到傍晚到达乐都县城时,肚子又痛了。要是今天身体没有问题,还可以多赶路,甚至可能与在内蒙时到达呼和浩特一样,一天就赶到西宁。现在这个样子,我不想再赶路了,于是早点结束骑行,进了乐都县城找地方住了下来,这天行程126公里。

2009630日,早上从乐都出发,经过平安县城,中午到达青海省府西宁市。这天刚好是从家里骑车出来一个月,总行程3724公里。我是第一次来西宁,因好久没有午睡,下午先好好睡一觉,醒来后,骑车去市区兜了一大圈。第二天我去塔尔寺及南山公园参观游览。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始建于公元1379年,因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整座寺庙依山叠砌、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塔尔寺内我还第一次看到由酥油花雕塑的各种佛像,个个栩栩如生,是一番独特的景象。

 

踏上青藏公路

72日,我骑车离开西宁,继续沿109国道向拉萨方向前进。西宁至拉萨的这段公路,也称青藏公路。青藏公路于1950年动工建筑,1954年通车,全长1937公里,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1974年至今,国家先后对青藏公路实施过四次大的整治改建工程。青藏公路西宁市至格尔木市段长782公里,全段海拔为22003800米,要翻越橡皮山(海拔3800)、旺尕秀山(海拔3680米)、脱土山(海拔3500米)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日德河、盖克光河、巴西河、清水河、洪水河等河流。格尔木市至拉萨市段长1161公里,全段海拔在4000米以上。要翻越昆仑山(海拔4767)、风火山(海拔5010米)、唐古拉山(海拔5231米)、头二九山(海拔5170米)、申格里贡山(海拔4880米)等高山,跨越楚玛尔河、红梁河、曲水河、秀水河、北麓河、雅马尔河、通天河等河流。沿途可看到草原、盐湖、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观。

我骑车出西宁郊区,这一路是缓缓上坡,由于在西宁休息了一天半,再加上这一路上景色秀美,所以骑车上坡也并不感到累。但见公路两旁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在翠绿的青稞田里,微风吹来,荡起阵阵波涛,紫色的蚕豆花含苞欲放,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争艳竞芳,构成花的海洋。花丛中群蜂飞舞,彩蝶相戏,这完全是江南春天的景象。与一路上过来的黄土高原相比,这里的山也绿了,水也清了。公路旁有很多放养的蜂群,还有许多出售新鲜蜂蜜的摊位。我停车买了一瓶新鲜蜂蜜,当场享用。中午到达湟源县城(海拔2670米)。

上午是一路鲜花,下午就要接受翻越高山的考验,要翻越出西宁的第一座大山,日月山。早晨从海拔2276米的西宁出发,下午要翻越海拔3446米的日月山,半天多时间里要骑车上升海拔1200米,而且上日月山最后到山口时有3公里的陡坡,我又是第一次骑车上海拔3000米的考验。我尽力骑车而上,这既是测试自己的体力,也是锻炼自己的意志。这里人烟稀少,除了疾驰的汽车,公路上不见往来的人群。我为了摄像,就把摄像机放在公路边护栏的桩上,摄下骑往高原的镜头。我慢慢向坡顶骑去,累了就多休息几次,坡陡时骑一、两公里就休息下。快到破顶山口时,我看到一辆小车停在路边休息,我也停下来休息一会。车主见我慢慢骑车上来,对我说:你真厉害,还骑自行车上山。原来他是从陕西驾车过来的,妻子坐车上了这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就有了高原反应,下车后靠在树杆上休息。我休息几分钟后又上车继续骑行,坡陡,我就左一脚右一脚,一步步踩车向上,汗水从额头淌下,双脚与双手都在使劲,也顾不得擦汗。只骑行300米就觉得很累,我就下车休息一会再骑,经过几次骑行与休息,最后终于登上了坡顶。这海拔3000多米日月山终于骑车上来了,上山时气喘呼呼的,在山口上会休息几分,呼吸平稳了。这时我心里特别高兴,这说明我第一次接受了高原骑车的考验,而且成功了。在山口再休息几分钟后,便一口气冲下了山,到达青藏高原第一镇,倒淌河镇(海拔3262米),全天骑行105公里。

倒淌河从日月山由东向西行至青海湖,蜿蜒流淌四十多公里。倒淌河名称有来头,河会倒淌,不可思议。据地质学家研究认为,此河原本自西向东流入黄河,后来因地壳运动,日月山地势升高,河水便倒淌向西流入了青海湖。

倒淌河镇口有一块面积很大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尊高大的文成公主雕像。倒淌河地处风口、全年气温低、异常寒冷。我在72日傍晚到倒淌河,这里风很大,气温很低,只见在文成公主广场上的藏民都穿着厚厚的长大衣,我车一停就感觉很冷,马上找旅馆住下。

73日离开倒淌河,朝青海湖方向西行,我又见到了一番新的景象。早晨太阳从东面的山顶升起,从云层的空隙中露出,却似犹抱琵琶半露面,四周散发出放射状的黄色光束,不一会儿又在四周泛起了两圈绿色的光环,极为绮丽夺目。

继续往前,我在清海湖的南岸边又见到了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与昨天见到油菜花相比,昨天的油菜花枝有一米多高,与我们江南的油菜差不多。隔开一座日月山,今天看到的油菜花枝明显小多了,都不到半米高,每一枝所开的花朵既少又小。但在这青海湖畔几十公里的油菜花连成一片,后有广阔无际的青海湖,上有蓝天白云的陪衬,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面,尽显五彩缤纷。

沿着青海湖骑行,上午看到了大片的油菜花,下午看到了更为壮观的场面,青海湖畔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尤其是青海湖西南部到黑马河镇一带,遍地都是牦牛、羊群和马匹,群群相连,成千上万,犹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多。骑上青藏高原,昨天见到的是一种秀丽之美,而今天见到的则是豪放之美,明天开始将要进入一系列的高山,等待着的将是雄伟之美,也就是青海人所说的阳刚之美。

 

遇上同行的骑友

我在青海湖南岸骑行一天,晚上到达黑马河镇。这镇有百来户人家,镇上有几家小旅馆,有的店主在门口招揽顾客,有人见我推着自行车,忙问我,是不是骑车去西藏的,我回答是的,她告诉我,她家旅馆里就住了一位骑自行车去西藏的。那好,我就住这里了。她把我带到一间房间,果然有一位骑自行车的人住着。我一问,他姓韩,河南郑州人,比我长一岁,也是一个人骑车出来准备去拉萨的。这太好了,终于遇上了同行的人了,我非常高兴,骑友相见,就像遇上了久违的老朋友,谈起了许多话。房间里还有几位河北邯郸的骑友,他们一伙共十几人从邯郸乘火车到西宁,再行环青海湖自行车骑游的,今天也到了达黑马河。所以房间里显得非常热闹。这时来自邯郸准备环青海湖骑游的朋友也一起交谈起来,其中有三位朋友决定加入我们的行列一起骑车去拉萨,这一来我们的队伍一下子壮大了。他们骑的都是新款可变速车,而且多数是新车。这时有几位邯郸的骑友看见我骑普通车准备上西藏,有的表示不解、担心,甚至怀疑地问我:你骑这个车上西藏?能上高山吗?有的还说自己骑的好车还不敢上,建议我换一辆好的车上西藏,还有位热心的朋友给我上起物理课来,大谈变速车的优点和上山如何省力。我说:你讲的道理都对,你的车是比我的车优点多。但我骑我的车这是我的爱好,今天咱们不争论,明天上山时再说吧。今天我很高兴,骑车出来近一月,一直孤身一个人骑车,在进入青藏公路的第二天就遇上同行去拉萨的骑友,让我心里踏实得多了,而更重要是我可以告诉家里人,让他们放心。

74日清晨下了一点小雨,一会儿雨就停了,正准备出发,旅馆老板娘对大家说,今天气象预报有阵雨,你们别走了。邯郸的三位骑友听说有阵雨,就犹豫起来,不敢上路了。我用手机查了一下这一带几天气象预报天天有雨。我告诉他们,大家都带有雨披,阵雨一般对骑车影响不大,再说这地区预报天天有阵雨,难道就一直不走了。经我劝说,他们犹豫了一会,还是一致决定骑车上路了。邯郸骑友的队长姓连,还有队友老胡和老王,他们一向是团队行动,每人车上都插有小红旗,组织纪律较强。队长老连说:咱们排成一纵队骑行好吗?我表示同意,由你队长安排吧。于是连队长就让老韩第一个开路,我在中间,队长自己在后,一行五人,离开黑马河,第一次集体行动开始了。

以往我总是一两个人行动,现在排成一队,人多势大,感觉也不错。就这样列队前进,行了几公里就开始翻越橡皮山。橡皮山被称为进青藏高原第一高山,公路山口海拔3817米,开始几公里的坡不算陡,后面的十几公里是盘山路,有几处坡很陡,骑车上坡很累。我们一队五人,前面的几个上坡都骑过去了。后面的坡越来越陡,骑起来越来越累。骑到第五个上坡时,只见骑在第一个的老韩停车下来推行了,他后面的老王见老韩下车推行,也下车推行了。我的习惯是只要能骑上去就继续骑,后面两位骑友见我还在骑,也跟着骑了上来。我们骑过一个坡,累了就休息一会接着再骑,一直骑到了坡顶。等老韩他们推车上来后,再一起下坡。为了安全,下坡,不能再排成一队骑行,我建议大家必须前后左右错开。这样五人一路纵队,骑了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

我和老韩及邯郸的朋友一起骑车,凡是在平路上骑行,他们的车速都比我快,在下坡时他们的车速明显比我快得多。而上坡时几乎每次都是我骑在最前面,遇上陡坡,他们有的人骑车上不去,就下车推行了,而我的车还可以骑一阵子。先后几次上坡,体力消耗很大,骑到坡顶显得很疲劳,所以到坡顶时习惯地休息一下。我一个人骑车爬山时,到了坡顶休息时间不长,有时候不休息就直接下山了。现在是集体行动,有的人还在后面慢慢骑上来,尤其是推行的人还等较长时间才能走上坡顶。我和老王老胡坐在坡顶休息,只见老连和老韩慢慢地推着车过来。全体人都到了顶上,大家再一起休息一会。休息时邯郸的骑友看着我车的觉得奇怪,这辆旧车上山怎么会骑在新的变速车的前面?老连似乎找到了原因,他对我说;你腿有劲。我说:各位兄弟(邯郸的友车年龄都比我小),你们都是北方的彪形大汉,我是南方的小个子,人家称我白面书生,难道你们的腿比我没劲?昨天大家都说我的车上山不行,至少这个问题现在不用争论了。 在以后骑行中,凡是上陡坡或逆风骑行,几乎总是我骑在前面。

这一天骑行80公里,傍晚到了茶卡镇,镇旁边有一个盐湖,由于时间还早,我们在晚饭前去参观一番。盐湖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青藏高原从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形成了数百个盐湖,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盐湖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和孟达天池并称为青海四大景之一。盐湖面积105平方公里,湖面上一片洁白,风光旖旎,景色优美。

今天我能与几位骑友一起行动,还是很高兴的,我把这一消息当天就发布在我的网站上:今天终于有了伙伴,5人同行。进入青藏高原已3天,今天还骑上了高山,也没什么高原反应,请亲友们放心。

 

路遇杭州大学生

75日早上,五位骑友一同离开茶卡,骑行情况与第一天差不多,又翻过了另一座高山,旺尕秀垭山,此山口海拔3617米,有的骑友是骑车上山,有的骑友则推车上山,这样队伍就拉开了,走在最后骑友,我们要等了近半个小时才过来。这天我们骑行130公里,晚上到达都兰县城。在进入县城的路口上我和老连、老王先到的三人便停车在公路旁的大树下休息,等待另两位在后面的骑友。

这时从后面上来了一伙年轻人,骑着清一色崭新的捷安特车,有男有女,有说有笑的,见我们在路旁休息,他们也停下车来。估计与我们的目的相同,一是休息,二是等后面的骑友。在一起休息,就相互交谈起来了,听起来他们是南方口音,一问原来他们是杭州的大学生,乘暑假休息,相约骑自行车去拉萨。他们一共十个人,先乘坐火车从杭州到西宁,再从西宁骑自行车去拉萨。他们看到我骑的是一辆普通的旧车,感到很奇怪地问我:你骑这个车去西藏?上山行吗?我说:你们都担心我的车上不了山是吗?那我问一下,你们过橡皮山是骑车上去的还是推车上去的?他们回答是推车上去的。我告诉他们:我就是骑这车和这几位邯郸的朋友一起过橡皮山的。他们听了,有的瞪眼、有的张嘴、有的对我的车照相、还有的要跟我合影。有位学生走过来问我:您的车能让我骑一下吗?我把车给了他,他登上我的车,在这公路一骑了一大圈回来对我说:你车还行!你人更行!佩服!我想他们要是和我一起骑行,或跟在我后面骑,看见我上坡还在骑的话,也许他们选择的就不是推行了。如果他们选择骑行,他们毕竟是年轻人,应该比我更容易些。

既然遇到了浙江老乡,我心头一亮,兴奋起来了。心想:这下同行的人更多了,路上更热闹了。我对他们说:我们是老乡,明天我们一起上路吧。他们回答说,他们几天骑车下来,有几个同学身体已经吃不消了,准备在都兰县城里休息一两天,而且以后从都兰到格尔木要穿越柴达木戈壁荒漠,有三天路程,大家担心路上吃住有问题,打算直接乘车到格尔木再骑车去拉萨。听了这些话,我的心又平静了。

我们三人在路口等了好一会,老韩和老胡才骑车过来。原来老韩的自行车是27寸旅游车,他带的东西特别多,重量估计比我重一倍,上山自然更累,所以每逢较陡的坡,他都得推车上山。还说:今天他的右脚扭伤了。

都兰是县城,商铺林立,市场繁荣,我们就在车站办的一家旅馆住宿。这旅馆里不提供洗澡,从西宁出来,前三天都住在小镇上,也没洗过澡,以后几天就要穿越柴达木戈壁,更没有条件洗澡了。我就一个人骑着车在城里兜了一圈,并在一家浴室洗个澡。回来的路上看到有西瓜卖,说是当地的西瓜,我就买了一个回去,让大家品尝一下这当地的西瓜。

 

进入柴达木戈壁

五位骑友合伙骑行才两天,老韩因脚扭伤,打算留在都兰休息一天,这样我们的队伍就少了一个人。76日,我和邯郸骑友四人离开都兰,上午缓缓上坡30公里,翻过一座山(山名不清,山口海拔3520米),中午到达香日德。香日德因香日德河流过这个小镇而得名,香日德河河床很宽,湖水不深,而水流湍急,由东南向西北流去,进入柴达木盆地,汇入柴达木河。香日德是柴达木戈壁旁的一片绿洲,镇周围金色的油菜花格外耀眼,翠绿的小麦迎风招展,田埂上的蚕豆正吐着紫色的花蕾,与西宁周围的景色十分相似。

这里已经是柴达木盆地的边缘,中午在太阳照射下气温比较高。我们吃过午饭来到香日德河旁,见河畔的有一排大树,老连建议在大树下午睡一会。我一个人骑行,只要不太累,我就抓紧赶路,不会午睡。现在是集体行动,我就服从大家,于是每人在大树下找一块平地,各自铺上塑料垫,躺下午睡半小时。

下午开始翻越乌兰山,此山并不高,山口海拔3088米。上乌兰山有十公里上坡,开始的坡不陡,可以慢慢地骑上去。五公里后,陡起来了,邯郸的骑友开始下车推行,我就一个人继续慢慢地往前骑行,渐渐与他们拉开了距离。快到坡顶时,有两公里坡很陡,骑得满头大汗,直喘气,我在一块大石头旁停下车来,测一下自己的脉搏达每分钟120次。我想这是不是高原反应,自己能否适应在高原上登山,正是对自己的一种测试与考验。我休息3分钟后,气不喘了,就坐在石头上再休息3分钟,就没事了。看来我的身体还能适应高原上骑行与登山,我心中有了底,也就不怕了。于是我又上车继续骑行。这里坡陡道弯,我就采用字形骑行上山,减少上山的坡度。还有,在左转弯时尽量靠公路右边骑行,右转弯时斜穿公路尽量靠公路左边骑行,这样在倾斜的路面上转弯时尽量走大圈,也可以减少上山的坡度,使本来骑车上不去的坡也能慢慢骑上去了。斜穿公路只能在没机动车往来,或者很少有机动车驶过的情况下使用,否则斜穿公路是有风险的。这里来往车辆本来就很少,幸亏这时没有车辆过来,我就用这些方法骑行了800米,又感到气喘吁吁,便再次下车休息。三分钟后,呼吸恢复正常,我再骑车又行了800米,终于骑上了这乌兰山。这样分三次骑完了这两公里的陡坡,要是这陡坡还有两公里的话,我恐怕再也没力气骑上去了。我在坡顶上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邯郸的朋友都是推车上山,行走速度很慢,这时已被我远远地抛在后面看不见了。等了十几分钟,他们还没有上来,考虑到他们的自行车下坡时速度明显比我的车快,所以我也不多等了,就先下山,到山下再等。

乌兰山东侧是一派江南春光,翻过乌兰山便是西风呼嚎,一望无际的柴达木戈壁与荒漠,一条尘土飞扬的大路像一条带子一样直直的伸向遥远的地平线。我想找个能避风和遮挡阳光的地方休息,但是,在一望无垠的戈壁上只有稀稀拉拉一些荒草,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物,找不到适当的地方。我只有继续往前骑行,后来我在公路边上的一根水泥电线杆旁休息,靠这根电线杆来避风遮阳。

等邯郸骑友下山后,继续休息一会后,便登车在这柴达木戈壁中顶风西行,我们在傍晚到达了巴隆。这里原来只有一个养护青藏公路的道班,后来又在旁边增加了几家商店,但没有旅馆。我们的连队长找道班的领导商量,道班领导很热情的,让我们免费住在他们招待客人的房间里,并给我们四人两瓶热水饮用。旁边的商店里有面条供应,这样吃住都解决了。洗脸外面有凉水,洗澡就不用奢望了。进入柴达木荒漠中的第一天有这样的待遇我们也满足了。

77日,我们进入了柴达木戈壁的腹地,西风吹得更大,耳旁风声呼呼直响,在戈壁沙漠中顶着逆风骑车非常累,时速只有1012公里。邯郸骑友都说今天骑车特别累,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次骑行与以往几次相比,气候与环境确实更差,先从浙江到河北是连续高温天气,进入山西便是翻太行山,到了内蒙,路是平了,可每天遇上逆风,从宁夏到青海又是山区,天气也比较热,进入柴达木戈壁,路平了,逆风更大了。平时骑车一般骑行20公里休息一次,现在骑行10里就得休息一次。有时阵风吹来时,车速每小时不到10公里,骑行5公里就得休息一下。在逆风中骑行,每踩一次车都得尽力,平时骑车很少关注公路旁的里程碑,现在逆风中骑行,车速很慢,老是希望前面的里程碑早点出现,可它偏偏迟迟而来,我们一块接一块地数着,一公里又一公里的坚持着。

通常在平路上骑车,他们的捷安特变速车总是骑在我前面,可是今天在逆风中骑行,车速低于每小时12公里,他们的三辆车没有优势,老是骑在我后面。休息时大家在沙漠里照相留念,老王说:本来总认为你的车不行,我们的车好,今天我们还真赶不上你。我说:现在你们相信了,我这车还可以吧!老胡说:我真想不通,你骑这车今天怎么老是在我们前面?这时老连似乎又找到了原因说:你个子小,逆风中阻力小。我对老连说:昨天上山时你说我腿有劲,今天逆风中又说我个子小,阻力小,算你最会说话了。说着大家都笑了起来。

本来夏天在平路上一天骑行150公里没问题,今天由于遇上逆风,只行了106公里,晚上到达诺木洪镇。该镇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南部,这里原是一个劳改农场。这里的居民大都是农场的管理人员和他们的家属,还有劳改、劳教期满留场的工作人员。诺木洪比巴隆大一些,但这里仍然没有旅店,还是住在公路道班内。

晚上,我问当地老乡,这西风到底要吹多久,他们告诉我,这阶段就是吹西风,一吹就是半个月,一个月。109国道经过柴达木盆地,从小范围看是进入了茫茫戈壁,从大范围看是在两条长长的山脉间行走,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造成了长期单向大风。看来要想等风停了再骑车是没有指望了,邯郸的骑友听了都皱起了眉头。

 

骑友搭车离去,荒漠中一人孤行

在柴达木戈壁中逆风骑行两天,体能消耗很大,邯郸的骑友都说逆风骑车太累了,感觉四肢乏力、腰背酸胀、臀部疼痛。我毕竟从家里出发到这里已骑了一个多月,经历了高山和逆风的考验,身体对骑行已经适应,白天骑行很累,经晚上休息后第二天就能恢复正常骑行。而邯郸的三位骑友,他们是先坐火车到西宁才开始骑行的,实际才骑了一周,而骑自行车远行的第一周是骑行最累的过程。他们虽然个个体形强壮,但经过前几天爬高山,这两天顶逆风,自然显得更累。

进入柴达木腹地,风更大,骑车更累,骑行时必须使劲踩车才能前进。我建议四个人骑行时排成一路纵队,相互紧跟着,可以减少逆风对骑行的阻力,这样似乎好一点,但没骑多少路人还是很累,各人的距离又拉开了。逆风中骑行,体能消耗很大,我们只有增加休息,每骑行五到十公里就休息一下,上午骑行40多公里路,已经休息了五次。诺木洪到格尔木有140公里路,中间有个停靠点大格勒还不知有没有可以吃住,如果今天要到达格尔木的话,还有将近100公里路程要完成,面对这么大的逆风大家都有点担心。这西风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戈壁荒漠?有人在问,但没人回答。

就在这时有一辆货车从后面过来,并在我们的身后停了下来。原来这辆货车出了故障,驾驶员下车开始修车排除故障。这辆货车的车牌号上有冀字,邯郸的骑友看到原来是他们河北的车,一问货车驾驶员还是邯郸老乡,他们老乡间就亲热地交谈起来了。他们经过一段时间交谈后,老连过来对我说:老章,我们已和老乡车上的驾驶员说好,我们搭乘货车去格尔木,你也同我们一起上车吧!我马上回答:你们坐车吧,我不坐车。”“你一个人骑?”“不要紧的,我本来就是一个人骑过来的,你们放心吧!我知道,他们与我的骑行计划和方式都不同,他们的骑行计划本来就是准备骑行一段路,再乘一段路的车,既可以省时间,又可以多跑几个地方,而且本来就不准备骑行去拉萨的。而我骑车去拉萨的计划是十年前就定下,既然自己选择了一个目标,就一定要通过全程骑行来完成。

现在又只有我一个人上路了,顶着逆风,继续前进。大概过了半个小时,那辆修好了的货车,载着邯郸的三位骑友,风驰电掣地从我身旁而过。车上的三位朋友纷纷向我挥手,为我加油,我也向他们挥手致意。货车疾驶而去,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浩瀚的柴达木戈壁中。在这柴达木荒漠中过往的汽车很少,摩托车一天也只能遇上一两次,至于行人根本没遇上过。听说40多年前,青藏公路刚建成时公路旁常有狼出现,在通车10多年后,经猎杀和长期通车,近30年来再也没有狼发现过。在这茫茫的大沙漠中,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了,幸亏我的胆量越骑越大了,什么也不怕了。这里距离格尔木还有90多公里,我预计一下,如这逆风再小一点话,现在是夏天,太阳下山之前到达格尔木不成问题。如果风还是这么大,天黑之前可能赶不到格尔木,但也不要紧,因为我在以往的骑行中已有经验,凡是骑到大城市外围,即使是晚上,十几公里外就可以见到城市的夜光,而且出入城市的车辆与行人也多起来,黑暗中见到光明,心中就有希望。所以今天我有信心一定要赶到目的地的。我想,有不少的人,凭体力或条件是可以完成他想要做的事,就是因为缺乏信心和勇气而放弃了。

中午我骑车到达大格勒,这是沙漠中的绿洲,在戈壁中骑行两天,到这里总算见到了树木。公路右侧是一座公路道班的建筑,后面有一片长带状树木,公路左面旁有一家小商店。前去一问,才知道这里只是一个公路停靠站,真正的大格勒镇还有北面,距这里还有8公里路。这里的道班与前两天遇到不同,没有可招待客人的房间,只有自带帐篷的人才可以在此借宿,如要住宿必须再行8公里到大格勒镇上才行。这里也没有饭店,我只有到对面小商店里看看,见店里有泡面,就买了一碗泡面和一个真空包装的熟鸡腿,还买了些干粮与饮料,再要些开水将泡面冲泡后,再把熟鸡腿放入,就在店里趁热吃起来。在这茫茫戈壁中,能有这热菜热饭,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吃完午餐小憩,对这沙漠中的绿洲照了几张相,并摄下了这难得遇见的景象。

下午还有80公里的路要走,我不能多休息,得抓紧赶路。一个人骑行也有优点,在时间的安排上就比较自由,人多休息时,有人要抽烟,有人要方便,有人要做其它事,要相互等,还要照顾身体不好的骑友,一次休息要二十分钟以上,我一个人一般休息五分钟到十分钟就行了。一个人骑行虽然寂寞一些,但这一路过来我也习惯了。这时老天也发了善心,下午风也小了。上午骑行速度只有每小时十公里左右,下午车速慢慢提升,最高时速可达到十五公里。

下午四点骑过柴达木戈壁中的一个小山口,称尕亚口(海拔2950米),我停车休息一会。看看太阳还很高,估计太阳落山前到达格尔木已不成问题,我打算在这沙漠中为自己摄下一段录像,与骑友同行时可以相互摄影,现在一个人骑行没人帮助了,我只有取出三角架,安上摄像机,摄下这戈壁荒漠中最后的一幅景象。过了尕亚山口,离格尔木也不远了,风又小,我加快骑行,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到达了格尔木(海拔2815米)。

 

一路抛旧衣

到达格尔木前,路上接到了老韩打来的电话,让我到格尔木找他。到达格尔木住进宾馆第一件事就是好好洗个澡,从头到脚来个彻底大清洗,洗澡后大喊舒服。我自有一套处理脏衣服的方法。平时我把穿得很破旧的衣服舍不得扔掉,都把它们洗干净后藏起来,等到每次自行车远行时带上七、八套旧的内衣、内裤、背心、袜子。每天骑行途中,晚上洗好澡,还是穿白天穿过的衣服,一般穿一星期左右,衣服实在太脏了,就扔掉一件,再换上干净的衣服。有人问这样穿上没洗的脏衣服不感觉难受吗?我说,骑车一天,行程一百多公里路,停下来就觉得舒服,躺在床上更觉得舒服,并没有因为穿了不洗的衣服而感觉不舒服的。再说我穿上这些又旧又脏的衣服,日照风吹,皮肤变黑发亮,再加上我骑得是一辆普通的旧自行车,一个人在路上更安全。小偷不会光顾我,车匪路霸也看不上我。我在公路旁的大树下躺下休息,往来人群有的还真会绕开我。

在格尔木的宾馆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把换下的又旧又脏的衣服都扔进了垃圾筒。还剩下两套旧衣服准备在以后的路上换用。到了达拉萨,我就买新衣服换上,出发时带来的旧衣服几乎都扔了。拉萨是高原气候,气温较低,要穿两条长裤,其中一条是在拉萨新买的,一条是自带的旧裤,我一直到上飞机回上海前才将这条旧长裤扔在拉萨机场的垃圾筒里,因为7月下旬在上海已是高热天气。

一路抛旧衣

骑途脏衫不便洗,十套旧衬塞包底。

逢穿千里抛一件,凯旋归时买新衣。

 

骑上昆仑山 

78日到达格尔木,9日休息一天,一方面检修一下自行车,另一方面调整一下体力,早晨睡个赖觉,上午与老韩一起上街遛遛,中饭后再来次午睡,养足精力,为骑行青藏线海拔最高的一段路做准备。在格尔木还遇上一位也是骑车去拉萨的山东青年李鹏,邯郸的三位骑友老连他们也过来相会,约好再次与我们一起骑车去拉萨。

710日,我先与老韩两人一起向着青藏高原的纵深方向前进。离开格尔木,继续沿着109国道暨青藏公路的南段向南骑行,行不了多少路,看见公路上有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光临青藏公路西藏管养路段,看见这条横幅让我弄不明白,这明明是青海省的地方,离青海与西藏交界还有600公里,这段路怎么写的是由西藏管养呢?后来问了当地人,他们告诉我:这条公路产权是国家的,这个地方是青海省,这条公路的管理和护养是由西藏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再说具体一点,青藏公路分两段,西宁到格尔木段由青海管理,格尔木到拉萨段由西藏管理。这下我明白了,也意味着我们现在已经踏上了西藏的公路。我和老韩在这条公路上骑行,海拔在不断提高,公路旁的树木渐渐变小,越来越少,随着海拔的进一步提高,树木消失了,公路两边只乘下一些小草。大约骑行了两小时,我们来到了昆仑山下。老远就见到公路两旁竖立着两块分别写有巍巍昆仑万山之祖 巨大石碑,前面便是雄伟的昆仑山脉。对于昆仑山,从小就是心目中一个神秘的地方,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高不可攀。自从开始自行车远行,计划有一天骑往昆仑山的愿望也有十年之久了,今天骑自行车到达了昆仑山,自然心潮澎湃,感慨不已。

正式攀登昆仑山开始了,我们沿着格尔木河东岸向南骑行。由于青藏铁路的开通,青藏公路上往来的车辆明显减少,这可以从公路沿途许多关闭的加油站得以证实,我们骑累了就在这些废弃的加油站里休息。从格尔木到纳赤台,90公里路,海拔由2815米上升到3553米,一下了上升了700米,由于这段路的坡度不是很大,所以骑车上山还不算太累。

到了纳赤台,遇上了邯郸的三位骑友和山东的小李,这下人又多了,一共六个人在一起,大家有说有笑,都很高兴。时间还早,大家商量一致决定再骑30公里到前面的西大滩过夜。于是六个人兴致勃勃地继续向昆仑山上冲。西大滩的海拔为4110米,这30公里路海拔又要提高海拔600米,这里上山的坡度比上午明显要大得多,骑起来也累得多。大家你追我赶,还是我的车骑在第一个。当然说你追我赶也不是拼命骑,一是海拔到了4000米的高原,二是明天还有更高的坡要上,必须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上山的坡越来越陡,有两个骑友已经开始下车推行,其余四个还在继续骑车上山。毕竟是在4000米的高海拔上骑行,更容易气急和疲劳,于时我们就多休息几次。经四次休息,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到达了西大滩。这样一天骑行128公里,海拔提升1300米。西大滩的四周都是高山, 其左侧有玉珠峰,海拔6178米,山上积雪终年不化,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在太阳的照射和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无比的美丽,骑友们纷纷停车观望,照相留念。

西大滩是位于昆仑山中的一个小镇,有几十户人家,我们选择了一家较大的旅店住下。这里管吃管住,不用为吃饭跑来跑去,比较方便。旅店里自备柴油发电机,一般晚上六点开机发电,用于晚上照明,到十点停机熄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即使是七月份,太阳下山后就显得很冷。因晚上气温很低,旅客都睡在火炕上,一个房间里设有两个大炕,我们六个人挤在北面的一个炕上,另一个炕也有五、六个人,也是骑自行车路过这里的。其中有三个是武汉的大学生,他们买了全新的捷安特车从武汉坐火车到格尔木,计划从格尔木骑自行车去拉萨。他们从格尔木骑车出来才一天,据他们同伙说有两人出现了高原反应,躺在炕上感觉很难受。我们六个人第一次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住宿,我又时第一次睡在火炕上,大家身体感觉还不错,并没有高原反应,只是六个人挤在一个炕上,几乎是人挨着人睡,想翻身也困难,至于用热水洗澡、洗脚、洗脸就没人奢望了。

我睡在炕上,半夜里想方便一下,实在是不方便。先得把衣服都穿上,再由炕上从别人身旁爬出来,夜里柴油发电机已停,没有灯光,摸到后门口,推开门,借着月光来到十几米外的厕所边。半夜起来虽然不方便,但来到屋外,可看到高原上奇特又美丽的夜景。这里四面环山,座座雪峰连绵起伏,气势磅礴。抬头仰望,月亮闪耀着象牙般乳白的清辉,在朦胧的白云中如同披上了柔和的轻纱。满天的繁星闪闪发光,特别明亮。自己好像身处神话般的世界里,似乎一伸手便可以拨开云雾,摘下一颗小星星。由于高原的夜晚气温很低,在屋外不敢久留,免得时间长了受凉感冒。因为我在陕西的高山住宿时就得过感冒,我得抓紧回到屋里,因为在青藏高原得感冒的话,与其它地方不同,搞不好是有生命危险的。也曾听说,个别人就是因为在青藏高原上得感冒而并发肺水肿等严重病症,有的就仙逝在这昆仑山上。

711日一早,大家就起床了,今天要翻过昆仑山口,大家信心十足,早作准备。我们让店老板为我们每人煮了一碗青菜牛肉面,大家趁热吃了,而后就准备骑车上路了。这时东方的雪山顶上,太阳正在冉冉升起,洁白的雪山,火红的太阳,五彩缤纷的朝霞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再抬头向前望,皎洁的月亮还挂在天空,与身后的朝阳遥向对应。骑友们已登上车前行了,我不急于上车,取出摄像机,摄下了这奇特的高原景象。

我们向昆仑山上骑行,海拔不断在攀升。大概骑行了一个小时,我觉得肚子又开始不舒服,估计是早餐有有问题。今天是上昆仑山的冲刺阶段,到达昆仑山口还有20公里路。我心中已决定,只要能骑我一定骑到顶。就这样我和其他两位骑友全程骑上了昆仑山口的坡顶,另三位骑友边骑边推也上了昆仑山口。这时老连开始夸奖我说:老章,佩服你了,拉肚子还骑上了昆仑山。

昆仑山口亦称昆仑山垭口,位于昆仑山中段,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在昆仑山口青藏公路的西侧筑有一座汉白玉纪念碑,碑高4.767,是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岗岩砌成9.6平方米基础,象征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汉白玉纪念碑被密密扎扎的经藩、哈达所围绕,碑身已从中间拦腰折断,这就是20011114日那次著名的昆仑山8.1级大地震所致。资料显示,这次地震,是近50年来我国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青藏铁路就在昆仑山口的东侧经过,在公路与铁路之间的地震遗迹处,建立了由一块天然的花岗岩加工而成的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纪念碑。在昆仑山口碑南侧,还立有为保护藏羚羊在可可西里献身的环保烈士——索南达杰的纪念碑。在这些纪念碑周围,有许多游客和参观者,有乘坐汽车过来的,有驾汽车或摩托车过来的,也有几队是骑自行车过来的。

我们一队六个人骑上昆仑山口后,重点在昆仑山纪念碑周围参见游览和照相。我们登临昆仑山口,但见莽莽昆仑,气势磅礴,群山连绵,万仞云霄,随着风起云涌,自然景色非常壮观。再向后面看去,是刚才骑车上来的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在这条路上骑友们流了不少的汗水。我从家里骑车出发,到这里,历时37天,行程4600多公里,今天终于骑上了这昆仑山。从小就做过飞越昆仑山的梦,十年前就有骑自行车上昆仑的计划,今日梦想成真,自然心潮澎湃,非常兴奋。我连忙用手机向家人、亲友发回我已骑车上昆仑山的消息,并把这一消息发布到我的网站上,让每天在网上关心我骑行的网友共享我的骑游乐趣,并作诗一首:

      单骑上昆仑

莫说花甲已没劲,别嫌车老亦无能。

只要存得火热心,今日一样上昆仑。

我们在昆仑山口游览了半个多小时,我对骑友说:你们的车下山速度比我快,我就破车先行了。我冲下了昆仑山,不久几位骑友也很快冲下了山,进入了可可西里地区。说是冲下昆仑山,这里的海拔仍在4600米以上,实际上从昆仑山口下来,海拔只下降了100多米,以后十几天将要骑过的青藏公路的海拔都在45005200米之间。可可西里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称为生命禁区,又称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中国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我们下山后骑行不多久,天上布满了乌云,紧接着狂风四起,豆大的雨点打了下来。大家赶紧停车,刚穿上雨披,就下起了暴雨。雨越下越大,接着又下起了冰雹,豆大的冰珠打在脸上也不好受。公路左边有个加油站,上面写着:不冻泉加油站,大家便骑车进加油站躲避雨和冰雹。这是我这次骑行中第三次遇上冰雹,也是进入青藏高原第一次遇上冰雹。今天一进入这可可西里地带就就遇上这可可西里特有的怪天气,谁知我们以后在可可西里骑行的六天里,天天都有暴风雨和冰雹,还两次遇上大雪天气。这里气候变化无常,有时一天有四季变化,早晨和风细雨,中午在太阳的照射下只穿衬衫骑行也会出汗,下午常有阵雨和冰雹,而在晚上有时会稍稍地下起雪来。

一日四季

和风细雨起得早,炎日当头汗直冒,

午后冰雹最无情,半夜床前雪花飘。

我们在加油站里躲雨,冰雹停了,雨还在下,天上乌云仍然没有散去。问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这雨估计还要下多久,他们告诉我们,这雨也难估计,乌云不散,雨可能还要下,一阵风来,吹散乌云,太阳也就出来了。邯郸的骑友有人提议,这两天翻昆仑山比较累,我们就在这里吃午饭,再休息半天。我想也好,我上午还因早上吃的不干净而拉肚子,上午上昆仑山时鼓着劲,还没感觉什么,现在过了昆仑山,今天才骑行了50公里路,反而感到很乏力,于是我也同意休息。问过当地人,这里可以住宿,而前面的停靠站索南达杰保护站还不一定可住宿,于是大家一致同意在这里休息。

这里既然称不冻泉,自然有全年不冻的喷泉,此泉也称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被当地藏民视为神泉。据说这里的泉水常年不停的喷涌而出,水温常年恒定为20℃,泉水冷冽甘甜,水质透明,是优质的矿泉水。这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个停靠站,周围建筑不多,在加油站的斜对面有一座藏民的砖混建筑,上面写有扎西得勒商店,商店里有食品、泡面和热水供应。南边有两个藏民用帐篷布建的房屋,这帐篷屋里可供住宿,这样吃住都有着落了。我们先到住宿地方看看,帐篷屋屋檐不高,门框很低,我个子不高,能直着身体走进去,个子高的只有受点委曲,低头弯腰钻进去了。帐篷布是黑色的,进了屋里光线很暗,屋中间有火炉,烟囱直通在屋顶外,里面有六张床铺,其中两床铺已有两位穿黑色衣服的藏族客人坐在床上。我们又到隔壁屋里看看,只有五张床。我们一共有六个人,于是与主人商量,能否将我们六个人安排一起。主人爽快答应了,并与已住下的两位藏族旅客商量,让他们住到隔壁的屋里,这样我们六人刚好住滿这帐篷屋。主人告诉我们要开水可以去扎西得勒商店取,那里有东西可买,有泡面,有开水。我们问他扎西得勒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扎西得勒相当于汉语中吉祥如意的意思。

我们提了热水壶,步行一百多米,走进商店。屋里面积还比较大,左侧设有讲台,屋周围靠壁安放着两长排矮櫈。矮櫈前安放了几只茶几,这里好像是藏民做佛事的场所。中间置有一台火炉,上面安放着一只很大的铝锅,正在烧开水。屋里右侧是商店柜台和货架,放滿了各种日用品和食品。我买了一碗方便面,从铝锅中舀出开水,用来冲泡面。在这青藏高原上,所谓开水只有摄氏80度,用它来冲泡方便面,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面还没冲透开水就变成温水了。吃过午餐,我就睡了一个下午,其他骑友有的也像我一样选择睡觉,有的出去遛遛。一觉醒来,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懒洋洋的还不想起来,继续躺在被窝里。直到五点多,有人喊起来吃晚饭了,大家才慢慢起来。那里去吃晚饭,也只有到老地方扎西得勒商店吃泡面。

 

天路上的朝拜者

住在不冻泉藏民的帐篷屋里,由于晚上生着火炉,还算暖和。我半夜醒来想要小便,走到门口推开屋门,外面一片银色的世界让人惊讶不已。七月中旬的高原上满天飞雪,遍地皆白,门一开风雪飞进半个屋里。

712日,早上起来,风小了,但雪还没有停,山上、地上、路上白雪连成一片,十分耀眼。这里没有洗脸水,没有洗脸盆,只好取出湿毛巾,揉一下眼睛。早餐还是跟昨天午餐和晚餐一样,一碗泡面,我顺便在这小商店里买些干粮与饮料,以便路上备用。经昨天下午和一个晚上的休息,我身体已完全恢复正常。一会儿雪停了,我们又一起骑车上路了。

昨天晚上下了雪,沿途白茫茫一片,一直延伸到天边或远处的雪山下。在七月份看到这样的景象,骑友们都非常兴奋,纷纷取出相机摄下这高原雪景。山东的小李更是用他那专业相机,一会儿摄天,一会儿摄地,一会儿摄山,一会儿摄人,忙得不亦乐乎,嘴里还唱起了歌。幸亏公路上很少有积雪,所以不影响骑行,而且风静路平,是这阶段来骑车最舒服的一天。今天他们的变速车发挥了优势,多数人都跑在我的前面,但我紧随其后,没有拖大家后腿,老胡和老韩还远远在我后面。不过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骑行,疲劳来得比较快,我们只有多休息几次。

我们骑行了十多公里,看见前面公路上有一位正在向拉萨方向朝拜的藏教徒。以前只有听说,或在电视里偶尔见到,现在亲眼见到这一情景,也是我骑车旅途中的一大收获。我们车队骑到这信徒的后面,骑友们很快就骑行到前面去了,我却放慢了速度,并与此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仔细观察一番。只见这位虔诚的信徒头戴一顶黑色的帽子,上面穿一件深灰色的皮马褂,下面穿一条暗红色的长裤,双手戴着一付皮垫,每向前走八小步,合十,向着前方一拜,直接跪下,又将整个身体匍匐在地上。趴在地上停顿一会,接着两手臂从两侧向下画弧至大腿边,再站立起来,而后又重复着前面的一系列动作。我在想,在这昆仑山下到拉萨还有1000多公里路,我们骑自行车还得要走十多天,他这样几步一拜,要什么时候才拜到目的地呢?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的行动呢?今天因公路旁的地上都是积雪,要不是地上有积雪,朝拜者会在公路旁的草地上或乱石地上朝拜前进的。据说,朝拜者若是遇到河,会涉水过河,过河后会在岸边补拜,补上这河里的一段距离。遇到特殊情况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标志,以后从新接下去。整个朝拜过程始终一丝不苟。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目的地,不管多么艰苦都不会动摇坚定的信念。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见到另两组朝拜者,他们都是在公路旁高低不平的荒地上进行朝拜前进的,其中一次看到的是两人一组,还有一位女信徒,另一次看到是三人一组,还有一位十几岁的少年信徒。

 

有幸见到藏羚羊

在这茫茫无际的可可西里高原雪域,我们既看到了自然景观,也看到了人文景观,还看到了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可可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是中国目前最大一片无人区之一,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动物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最集中的地区。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免遭不法分子的偷猎和捕杀,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我们一行六人,继续在这可可西里雪域中沿着109国道暨青藏公路的南段向南而行,公路旁立有一块醒目的标牌,上面写着: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骑友小李对大家说:如果运气好的话,我们可以在这一带见到藏羚羊。这一带本来是藏羚羊栖居的地方,自从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后,受人为的骚扰和猎杀,藏羚羊数量不断减少,剩下的藏羚羊也逃往远处,在这公路两侧再也见不到藏羚羊的踪影。后来国家在这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禁止对藏羚羊的猎杀和骚扰,藏羚羊数量在增加,而且又回到这公路边来。骑友们都盼望今天能看到藏羚羊,骑车时不停向公路两旁的雪域张望,当我们骑到一条公路桥边时,还是小李眼力好,只听得他兴奋的大叫起来:藏羚羊,你们看藏羚羊。大家抬头朝公路左边200米的雪地里望去,果然在那里见到七、八只藏羚羊,有的在行走,有的在奔跑,有的在雪地里觅食。大家停下车来,各自取出照相机和摄像机,对准藏羚羊拍摄起来,小李还用他的专业相机摄下了多张特写镜头。我调整摄像机焦距,清楚地摄录下藏羚羊活动过程。这时有一列火车正在雪域中驶过,我将这在青藏铁路线上缓慢行驶的火车与疾驶奔跑的藏羚羊一起摄录下来,也别有情趣。我们对藏羚羊摄完像,又继续骑车赶路。行了十多公里,又遇上一群藏羚羊,这次看到藏羚羊离公路更近,只有100多米,看得更清楚,只见五、六只藏羚羊排成一队,正快速地向纵深跑去。大家都说今天运气好,一个上午遇上两群野生藏羚羊。

中午我们到达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这个保护站是以藏族环保卫士索南达杰的名字命名的。在保护站内设有可可西里自然环境保护展览厅,后面建有护养受伤野生动物的铁丝网栏圈。在栏圈里我们见到一只因受伤而圈养在这里藏羚羊。这是我们今天第三次看到了藏羚羊,而且是近距离观看,可以清楚地观看藏羚羊的全貌。这只受过伤的幼年藏羚羊,在这里受到治疗和调养,伤势已基本恢复,在羊圈里走来走去,显得活泼可爱。大家又对这圈养的藏羚羊近距离摄了几张相片。

离开索南达杰保护站,一天骑行89公里,晚上到达五道梁。五道梁是离开格尔以来第一个较大的镇,这里的海拔为4621米。这里有兵站、泵站、机务段、气象站、保护站和公路段等国家设置单位。这里并没有定居居民,像很多长途公路中继站一样,公路两边有饭馆、商店、私营旅社、修车铺、加油站等。五道梁位于被世人称为生命禁区西部高山地区,地高天寒,长冬无夏。五道梁7月平均气温5.5℃,为全国最低。一般高原反应会在五道梁处非常显现,通常认为如果能安全度过五道梁,过唐古拉山口问题就不大了。我和两位骑友先到达五道梁,一看有多家旅馆,一般都等连队长来挑选决定。等老连来了,他挑了一家旅馆,这里与前几天住宿相比,条件好多了,但这镇上没有洗澡的地方,我们开两间房间只供应两瓶开水。从格尔木骑车过来,尤其是在翻昆仑山时流了许多汗,一连好几天没擦过身泡过脚,我想在这里清洗一下身体。我与烧水的人商量能否多给我们一瓶开水,他回答说,一个房间只供应一瓶开水。我与他协商,花5元钱加了一瓶开水。骑友们都逛街去了,我就在房间里,用半瓶开水加些冷水擦洗身体,剩下的热水用来泡脚,几天来今天是最舒服了,我想,在这里花五块钱有这样的享受也值。

 

一条腿登上风火山

 713日,我们从五道梁出发,准备翻越青藏高原上又一座大山,风火山。此山地处可可西里东南,山体呈红褐色,十分醒目,好像被烈火焚烧了无数次,在可可西里地带堪称一绝。传说,当年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实在过不去,只好去向铁扇公主借扇子灭火。铁扇公主不肯借,两人打了起来,铁扇公主用扇子煽起漫天大火,结果把孙悟空的虎皮裙和猴毛烧着了。孙悟空急了,一个筋头翻到昆仑山。这时,一块着火的衣裙从空中掉到了风火山。由于这里风很大,风助火威,把山上的石头全烧红了。后来,人们便给它起了名字叫风火山。青藏公路横穿风火山,其山口海拔5010米。

我们一队六个人从海拔4600米的五道梁出发骑车上海拔5010米的风火口,只提升400米的海拔并不算高,但这是我们六人第一次从4000多米高海拔骑自行车攀登5000多米高山的一次挑战,因为在这样的高海拔上骑车登山,很容易疲劳。许多从拉萨回来的人说,在拉萨休息状态下并没有什么不良的感觉,一旦走起路来就容易疲劳,有时还有气急的现象出现。我们知道,拉萨的海拔只有3600米,在平路上行走就容易疲劳,而我们现在要骑车登上海拔5000米的高山,其疲劳也自然在预料之中了。我们上午就开始上坡,除个别地方外,大多数坡不算陡,我们都能顺利的骑车而过,只有老韩在遇到较陡的坡要下车推行,一般大家都会在前面休息时等他。

下午,上坡开始陡起来了,海拔也进一步提升,有几段坡很陡,骑车上坡很累,大家骑得气呼呼的。在这段路上,骑自行车去拉萨的人也多了起来,常可遇上各年龄段的骑友,也有从拉萨方向骑车过来的人。路上遇上这样的骑友,都会相互打个招呼或问个好,休息时遇上还会热情地交流一番,同是骑车人,一见如故,非常亲切。当我和骑友正骑着车吃力地向风火山攀登的时候,只见一位年轻的骑友,一边骑着自行车,一手拉着一辆驶向山顶的拖拉机,从我们后面上来,只见这位年轻人脸上露着笑容,口里哼着小调,得意地从我们身旁而上。有位骑友好像有点羡幕这位年轻人说:我们也去拉一下拖拉机多舒服。我说:刚才拖拉机驶过,你为什么不拉呢?他回答说:你们都没拉,我也不好意思拉。你会拉吗?我说:人家拉拖拉机我没意见,但我肯定不会去拉的。因为我有自己的骑行计划和宗旨,我要用我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计划。

风火山快到山口时有段坡特别陡,很难骑上去,而且海拔接近5000米,空气稀薄,骑车很累,大家先后下车推行,我也跟着下车推行。推车行了约两公里,看见坡度小,我又开始骑车,有的骑友也重新上车骑起来,也有的骑友继续推行。骑了几公里后又遇上一段很陡的坡,我又下车推行了三公里后再骑车前进。

由于这段时间接连上高山,坡也陡,为了顺利登山,骑行时脚踩车蹬用劲很大。这时我发现骑车上坡时,左脚踏板在用力蹬车时自行车曲柄出现滑动,而且越来越明显,每当左脚踩蹬自行车踏板时,曲柄在中轴处松动并会向前滑动一个角度,而且这种滑动的角度在不断的增大。我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休息时,我请教其他骑友,有没有办法。大家回答现在路上没有办法,这里根本没修自行车的地方,只有晚上到站再想办法。老连建议:松动这一边踩车时用劲小一点,好的一边用劲大一点。我想也只能这么办,这辆车是我的宝贝,它已伴我走过二十多个省(市),总行程20000多公里,翻过了许多大山,前面还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三座大山,即眼下的风火山口(海拔5010米),前面的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和头二九山口(海拔5170米)要靠它去翻越,在这个关键时刻它不能有事,否则我会伤感的。我得爱护我的车,于时上山骑行中避免暴力,采用右脚多用点力,左脚少用点力,以减轻左踏板受力与磨损。我就用这样的方法右腿重蹬一步再左腿轻蹬一步向风火山攀登而上。最后我终于与骑友们一起登上的风火山口。今天我的车又为我立了新功,骑上了海拔5000米高山。这时老连对大家说:还是老章厉害,用一条腿蹬车骑上了山。这是大家第一次骑自行车登上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心情都非常激动。

 

高原修车难

我们从风火山下来后,晚上到达二道沟。由于我的自行车踏板中轴松动,这里又没有修自行车的地方,我得自己修理,不然的话会影响以后的骑行。也许我的心思都放在怎样修自行车上,所以对二道沟这个地方没有注意,一路上其它住宿过的地方,我或多或少总有一定的印象,有的地方还印象特别深,唯独就是有对二道沟没有任何印象。

我的自行车出发前经过全面检修和轮胎改装,一路上很少损坏,也很少修车。我这次从家里出来骑车到这里已行了4800多公里,我的车只有三个地方出现过问题,第一次是车把轴承磨损,在河北修理一次;第二次是坐垫的弹簧断裂,在宁夏换了坐垫,第三次是这次上青藏高中曲柄松动。我见邯郸骑友的车经常车胎破裂,他们带了许多修车工具,经常自己修车。而我的车轮胎经过改装,一路过来没破过一次胎(以后直到拉萨6000公里路也没破。回家后这副车胎在以后又骑行了4000多公里,实际上这副车胎骑行了10000多公里)。

在二道沟,吃过晚饭后,我就开始修车。两只手握住两个自行车曲柄,正常是固定不动的,而现在可以来回转动一个角度,达七、八度,这个问题是我第一次碰上,没修理经验,我想把中轴的铁臂卸下来看。我修理工具带得少,就请邯郸的骑友帮助,他们拿出了所有的工具,主动热情地帮助我检修,几个人轮流帮助搞,还是卸不下来。山东的骑友小李说他有把大的钳子,凭他年轻力大也来试试,还是不行。这时邯郸的一位骑友说,这样硬搞是不行的,搞下来后万一装不上去不是更麻烦。我一听这话说得有道理,反正现在还可以骑,叫大家不要再搞了。于是这修车也不了了之。

这时小李对我说:章叔,你的车如果真的不行你就搭车到安多县城,在那里修好车等我们吧!

我说:我不会等你们的!

为什么?他问。

真这样,我去安多县城修好车,我会乘车回到这里,再从这里接着骑,到时得你们等我了。我说。

你真会再坐车回来?

对啊!这里去拉萨的朝拜者过了河还要在岸边把河里的一段距离补上,但他们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我又说:我骑车到拉萨,不愿意空缺过唐古拉山这最精彩的一段,否则我会遗憾终生的。

经过大家轮流修车和一番讨论,车虽没修好,但我心里踏实了,反正这里没地方修车,就按照今天的方法骑下去,碰到问题总有应对办法的。后来就用这种方法骑过了唐古拉山和头二九山,到了安多县城也没见自行车修理铺,我也不去多找。又过了申格里贡山,到达了那曲。那时我的自行车左踏板松动得比原来稍微大一些,滑动的角度达十多度,但仍然可骑。我想既然三座海拔5000米的大山也骑过来了,以后没这样的大山了,而且离拉萨也不远了。于是我骑着这辆受了伤的自行车,一直到达拉萨。

2009.7.14

 

我车八次过长江

714日从二道沟骑车出来,一路上没遇上高山,只有一些起伏不大的小山,但有些地方的坡比较陡。当我们翻过一个小山坡时,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狂风骤起,眼看就要下大雨了,大家赶紧穿上雨披,用塑料纸包好行旅包。这里正在修筑高架公路,原来的公路已遭受破坏,路面高低不平,骑车很不方便。接着下起雨来了,有的骑友先找个地方躲雨,有的骑友还在继续骑。雨越下越大,也没什么地方可躲雨的,幸亏公路左侧所建高架路的每个孤立的桥墩边可以挡住风雨。桥墩只建到两、三米高,每个桥墩相隔几十米,一个桥墩边上也只能躲一两人,这样大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躲雨。我在一座才建至两米多高的桥墩边上避风雨,站在桥墩底部向外突出只有十多厘米宽的水泥肩上,身体紧贴桥墩,把用于保养水泥桥墩的塑料薄膜掀起一部分,用来挡雨。由于还穿着雨坡,身上没有被雨所淋湿,而自行车只有停在下面路上任凭风吹雨打,不过将车上的泥巴冲洗干净也好。雨越下越大,变成了暴风雨,后来又下起了冰雹,我紧贴桥墩的水泥壁上,不敢乱动,否则无情的风雨和冰雹就会打到脸上和身上。就这样站了半个多小时,风雨终于小了,站在这里比骑车更累,于是我走下来,蹬上自行车,冒雨前进。

当中午十二点多时,我们到达沱沱河畔,这时一阵乌云飘来,又下起大雨来了,一会儿又变成暴风雨,本来要在沱沱河大桥上照相留念的,因为暴风雨来了,大家就先过桥,来到了沱沱河镇上的一座加油站避风躲雨。正在这时老韩来电话了,说推车上坡时脚扭伤了,已乘坐一辆过路的货车往前去了,打算在前面安多或那曲等我们。这样队伍又少了一人,我们在加油站又等了二十多分钟,风雨小了。今天大家还没吃午饭,于是就在沱沱河镇上吃饭休息。在吃饭期间,天空飘下了雪花,七月份白天下雪还是第一次看见,山东小李又兴奋起来了。这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从沱沱河到下一站的雁石坪有90公里,这一路上是荒凉地带,估计这路途中找不到住宿,于是决定今天就在沱沱河镇住下。雪花飘飘停停,下得不大,我吃过午饭,就到沱沱河镇上走走。沱沱河镇是格尔木过来的第一个大镇,镇上有许多商店,市场比较繁荣。这里的商店规模也比较大,看见一家商店的门前还设有水果摊,有各式各样的水果,其中的苹果很新鲜,我一路好久没见到苹果了,于是就买几个带回旅馆享用。

我们住在沱沱河旅社,这旅社是两排平房建筑,每个房间安排三张床铺,三位邯郸老乡他们住一间,我和山东小李两人住一间。后来又有一位住客被安排进来,他是一位格尔木的货车司机,从拉萨方向驾车回格尔木。他既然是驾车回格尔木,我正好有件事要请他帮忙。因为我每天到驻地都要向家里发一张名信片,这样名信片上盖有当地的邮戳,我可以留作纪念。但自从格尔木出发,一路上到过的住宿地都没有邮局和邮箱,在西大滩、不冻泉、五道梁、二道沟所写的四张名信片都发不回去。这样加上沱沱河一张,我手上有五张名信片还没有寄回去。我与这位驾驶员说明情况后,他很爽快地答应帮我带回格尔木去寄。

    外面还在飘雪花,小李带了笔记本电脑,就在房间玩起电脑来了。既然因下雪外面去不方便,那么我就睡觉,把骑车途中失去的午睡补回来一部分也好。一觉醒来,已近傍晚,我还有一个计划中的任务,就是去长江的源河——沱沱河照相。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它是长江的正源河。我骑自行车,在长江的各河段上已经是第八次过长江,自然有特殊意义。我就一个人骑自行车重新过沱沱河大桥。在沱沱河公路大桥的上游方向一公里处建有沱沱河铁路大桥,青藏铁路由此而过。在沱沱河北岸,公路大桥和铁路大桥之间建有长江源河记念碑。于是我就在这纪念碑前照相留念,并对沱沱河和周围的景色一起摄像。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97千米,长江各分段有不同的名称,从源头起分别是: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在四川岷江以东的才通称为长江。历史上把南京以下的长江一段称扬子江,后把长江中下游段称扬子江。

我和我的车在十年内先后八次过长江,第一次是2000年去哈尔滨时经南通渡船过长江,第二次是2001年去乌鲁木齐时经南京长江大桥而过,第三次是2003年去昆明时经武汉长江大桥而过,第四次经湖北宜昌葛洲坝而过,第五次经重庆涪陵长江大桥而过,第六次经重庆市区的重庆长江大桥而过,第七次也就是这次去拉萨时再次经南京长江大桥而过。第八次就是这次在青海经沱沱河大桥而过。每次骑自行车过长江都有不同的感观,写下不同的感受。

过南京长江大桥

滔滔长江向东流,滚滚双轮往西走。

莫问路途有多远,勿到源头誓不休。

到武汉

初冬时节上大道,莫愁路险与山高。

披风戴雨三千里,笑踏长江第一桥。

单骑到重庆

单车沿随长江走,越过弯道九百九。

驰骋东西五千里,一路高歌争上游。

梦醉沱沱河

起程东海长江口,驰骋万里至源头。

此处放养小鱼苗,长大游回家乡河。

2009.7.14

2009.7.14

2009.7.14

 

高原上的告别晚餐

715日,我们离开沱沱河。在这个六人组成的临时车队里,昨天老韩已搭车前去,我们五个人上午先骑行20公里翻过开心岭(海拔4776米),山坡并不很陡,过了开心岭,虽是下坡,但有45级南风,大家顶着逆风骑车仍然挺累。

近中午我们骑车跨过通天河大桥,过河不久,只见前方乌云密布,并随着由南向北很快飘到我们头顶上方,看来暴风雨就将来临。这里几十公里荒无人烟,没地方可以躲雨,大家只有穿上雨披,继续赶路。豆大的雨点很快就下来了。这时公路上正好有一座下面干涸的小桥,大家赶紧把自行车扛下路基,五个人连车带人勉强挤进这桥洞里,把这桥洞塞得满满的。我们一钻进桥洞就下起了暴风雨,没多久又下起了冰雹,我们五个人躲在桥洞里却安然无恙。暴风雨和冰雹下了二十分钟,风小了,雨也小,大家先后从桥洞里钻出来,再把自行车扛到公路上,继续赶路。

雨时大时小接连不停,风却越来越大,有五到六级,还要爬坡,山坡虽不高,但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上爬坡,又要顶着逆风,又是下雨,大家确实觉得很累。下雨、爬山和逆风是骑自行车的拦路虎,其中最讨厌的是逆风,因为爬山时虽然很累,但事先都有心理准备,而且下山很轻松,还可以补回一点。下雨只要不是暴雨,一般对骑行影响不大,阵雨一般都不超过半小时。唯有逆风无法预料,风大时每蹬一步都很费劲。遇上逆风,上坡累就不说了,就是下坡也不轻松。我了解邯郸的骑友,他们最讨厌逆风,在过柴达木戈壁时就因逆风而放弃了骑行。今天吹了一天的逆风,又是下雨,又在比柴达木戈壁海拔高1500米的高原上爬坡,自然更累。骑车爬山总要流很多汗,这时大家上身的衬衫被汗水渗透,下身的裤子被雨水淋湿,鞋子里都进了雨水。

今天目的地是雁石坪,从沱沱河到雁石坪只有91公里,而今天的路似乎特别长。雨下个不停,天上乌云压顶,好像夜晚就要降临。我们在山里绕来绕去,每绕过一座山,总希望早点看到雁石坪这个高原小镇,早点结束今天这艰难的骑行,可是时时不见雁石坪的影子。雨越下越大,风还是那么劲吹。天慢慢暗起来时,我们又骑过一个小山坡,前面出现了一条大河,这条河宽几十米,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真没想到,在如此高海拔的高原上还有这样的大河,后来知道这河叫布曲河,是长江南源河的一条支流。沿着这条大河向前望去,终于看见了雁石坪的灯光。邯郸骑友说今天骑得最累,今天确实是进入可可西以来骑行最累的一天。起早摸黑,风里雨里,又是高原爬山,沱沱河到雁石坪91km路,实际骑行八个多小时,平均时速每小时只行11km(骑行拉萨途中平均速度最低一天)。

雁石坪,是青藏公路由青海进入西藏的第一镇,是个高原小镇,海拨4713米。雁石坪的主街大约2公里长,有3000人口,从地图上看,雁石坪在青海省境内,但行政属西藏安多县管辖。在改革开放以来,雁石坪发展很快,成了青藏公路上从格尔木到安多县城这700多公里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镇。

我们在大雨中进入了雁石坪,这时雁石坪的每个商家都亮起灯火。至此,我从家里出发已经骑行了5011公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万里之行了,也是我单骑远行中第一次走得这么远。雨下得很大,我们就在路边找了一家旅店,所谓旅店客房就是在沿街的店门面,屋内安放了十几张单人床,每张床紧紧挨着,放着四排,中间只留两条50厘米宽的过道。店门是铝合金的拉门,在拉门左侧角安放着火炉,可以烧水取暖。这里是高原气候,气温本来就比较低,再加上大家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湿,骑车停下来就冷得发抖。大家换去了淋湿的衣服,有的就烤起火来,也有的烤衣服或烤鞋子。我换去了湿衣服,倒了杯开水,喝热水暖暖身子。这时雨还是下得很大,邯郸的一位骑友问当地人,这雨要下到什么时候,他回答说:这说不准,有时下下雨就变成下雪了,这两天前面的唐古山上正在下雪。唐古山是我们明天要翻的山,也是我们此行要经过的最高的山。听说正在下雪,邯郸的骑友无语了,而山东的小李开了腔:唐古山口虽然海拔5200多米,但我不怕,我们骑着车一会儿就过去了,我怕就怕过了唐古拉山,晚上只能达到天下第一道班住宿,那里的海拔也有5000多米高,晚上住在那里要是遇上高原反应就没法抢救了。经他这么一说,气氛就紧张起来,邯郸骑友不打算明天骑车上唐古拉山了,而问旅店老板,这镇上能否叫到可载自行车和人的小货车。老板爽快地回答,说这事包在他身上。邯郸骑友老连知道我不会放弃骑行而跟他们一起乘车的,但还是争求了一下我的意见:老章,你怎么样?我说:我本来就是一个人骑车过来的,你们既然决定乘车,你们就放心去吧,我没问题。

大家都做出了决定,彼此心里也踏实了。接下来还有一件共同要做的事是吃晚饭,这几天一路辛苦却没有像样的饭店,有几天还一日三餐方便面,肚子里已没有油水了,大家一致认为今天应该在这里改善一下伙食。因为天还下着雨,我们就近在隔壁的一家餐馆就餐。菜开始上来,问老板有没有酒,老板回答没有酒。原来这是家回族餐馆,不供应酒的。起先我们没注意,既然进入回族餐馆,自然得尊重回族的风俗。柜子上放有红牛饮料,骑友们就以饮料代酒,相互敬,有说有笑,非常热闹,明天他们将乘车而去,这意味着我与四位骑友的骑行合作正式宣告结束。这时老连举起酒杯说:来!为这我们大家有缘相聚干杯!我从家里骑车出来,一路上一直是一个人,骑行4000多公里来到青海,越骑胆子越大了,可以说,一路上我并不担心什么,但寂寞是无法回避的。遇上这些骑友对我帮助还是很大的,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素不相识的骑友结下了深厚了友谊。遇上这些朋友,二度骑车合作,使我这次拉萨之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使我今后对这次自行车骑游具有更美好的回忆。再有,我一个人骑车远行,我自己已经适应,但家人和亲友并不这样,他们时时为我的安全牵肠挂肚,得知我路上有了伙伴,大家也放心多了。还有是这些朋友见证了我那辆被人怀疑是否能上高山的自行车同样能够骑上青藏高原的大山。这些骑友虽然明天就要离我而去,但我还要感谢他们的,在以后的骑行生涯中会经常怀念他们的。他们的情况毕竟与我不同,他们本来就没有骑车去拉萨的计划,他们又是第一次远行骑车上高山,他们能在风雨中骑到海拔4700多米青藏高原腹地雁石坪,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也许他们通过这次骑行洗礼,为以后的骑车远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将来的骑游行动会更加精彩,更加辉煌。于是我举起酒杯,站起来说:各位兄弟(老韩离去后我算老大了),我敬大家一杯!为了我们两次合作愉快,干杯!为了感谢大家一路上对我的照顾,今天的晚饭我埋单。大家后会有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他们常有信息交流。这些邯郸骑友以后经常骑自行车在全国各地远行,成了当地骑友的榜样,成为当地自行车骑游运动的楷模。三年后即2012年夏季,邯郸骑友老连和老胡骑自行车来到了我的家乡嘉兴,老朋友又相会了,大家三年不见有说不完的话讲。老连说:我们常说起你,你骑那个车到了西藏,很佩服的。他们见我这次是驾汽车来相会的,就问我现在自行车还骑不骑,是不是还骑那辆自行车。我告诉他们:自行车我还在骑,那辆车还没退役,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花了两个时间,还是骑着那辆自行车从浙江出发,经福建、广东,又入香港、澳门,再经海南、广西、湖南、江西环行一圈回来。我这车已经走完了中国三十一省市加两个特区,以后有机会,我还将带着那辆车去台湾骑游。他们听了都感到有点惊奇,我还把我自己制作的骑游中国三十一省(市、区)的碟片送给他们,其中也有他们骑行的片段。我还在我网上帖子拉萨之行中看到过网名“lipeng_927”2011122日的回帖:今天偶尔看到这个贴,我和章叔一起骑过,结果到唐古拉山下搭车了,万分后悔中......错过了最精彩的一段。我一看就知道,这一定是山东小李。

雁石坪的气温很低,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得多穿些衣服。邯郸骑友他们今天不骑车了,所以他们还在睡觉,我就按时上路了。我沿着布曲河西岸向南行,大约过一小时,邯郸的三位骑友和山东小李连人带车乘着小货车从我身边疾驶而过,他们在向我喊话,说些什么听不清楚,我连忙向他们挥手告别。小货车很快离我远去,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遥远山边。现在又剩下我一个人单独骑行了,但我心情很平静。这些骑友所担心的唐古拉的风雪与夜宿第一道班的高原反应,我并不为然。进西藏都有一种说法,入雁石坪易发高原反应,如果能平安通过雁石坪,那么过唐古拉山口也就没事了。我既然能在海拔4700米的雁石坪安然无恙,那么在海拔5000米的第一道班与这里的海拔只差300米高度,3005000之比,只差百分之几的比率不用自己吓自己。于是我就按照自己的体力,自己的骑行方式,自己的骑行计划,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满怀自信地向前方骑去。

 

车阻唐拉古山

716日我一个人离开雁石坪,在路上与乘车而去的四位骑友告别后,上午沿着布曲河南行,走过一段十多公里路况很差的公路。其后又翻过两座小山,其中有两公里的坡很陡。要是在低海拔区,一、两公里的陡坡,我会拼一下就骑车上去了。现在这里的海拔已上升到4800米,骑车上陡坡很容易疲劳,而且现在又是一个人,缺少照应,不敢贸然而上,我就下车慢慢地推车上山,还是安全稳妥点好。翻过了小山,天又下起了小雨,以后又下起了冰雹,反正在这里,下雨和冰雹是家常便饭,对我骑行已没什么影响,我骑车过了温泉,跨过布曲河,中午到达唐古拉兵站。这里海拔4900米,原来只有一座兵营,近年来不少经商的人在这里盖起房子,开设商店、饭店、旅店、机动车修理铺等。我在这里找了一家饭店,吃过午饭稍休息一会就上路了。因为今天计划翻越此行最高的山,唐古拉山口,我想早点登上这多年来一直令人向往的神秘地方。

骑行途中,海拔在不断提升,这时已上升到5000米,虽然一直在上坡,但这段坡还是比较平缓,骑车并不感到疲劳,许多地方都把海拔5000米以上描写成生命的禁区,但我并没有什么不良的感觉。可就是老天不作美,总要让你接受磨难,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天上突然打下豆大的雨点来,紧接着狂风骤起。我马上停车,还没取出雨披,暴风雨就来了。横向吹来的风太大,我生怕把自行车给吹倒了,只有左手护着自行车,右手穿戴雨披,可是风却将雨披吹得飘起来,穿不上去。我只有用身体挡住自行车,用两手穿雨披。由于公路路基很高,风是从路基下面往上吹,雨披被吹向上面,还是穿不上去。这时一个骑摩托车的藏族青年与我同方向驶过,也因下雨而在我旁边停下车,并穿上雨披。他看我被风吹得难穿雨披,就主动过来,说了些什么不知是风太大听不清楚,还是听不懂,只见他站到我的旁边,撑开他的雨披,用他自己的身体和雨披帮助我挡住大风,这样我就比较容易地穿上了雨披。而后他没说什么就骑摩托车离去了。对他这看似很平凡的举动,我从心底里感激这素不相识的藏族小伙子。藏族小伙骑上他的摩托车很快消失在这高原风雨中,但他的形象却长期留在我的心中。

我重新登上自行车,在狂风暴雨中前进,继续向唐古拉山攀登。由于风是横向吹来,对骑行的速度影响不大,就是自行车被吹得左右晃动。幸亏这时没有往来的车辆,我把自行车稍往公路中间靠,并紧紧握住车把,控制住方向。由于狂风是从路基下吹上来,不时地把穿在身上雨披吹起来,右边裤腿和皮鞋都被雨水淋湿了。我不时地向公路两边看,想找个可躲雨的地方。前一天暴风雨来时还有个桥洞可躲雨,今天任何可躲雨的地方都没有了,只有任凭风吹雨打,一路向前。暴雨下了大约二十来分钟,雨总算停了,这时我的两裤腿和鞋子都被淋湿了,尤其是右脚鞋子完全湿透了,这是我这次骑行途中衣服被淋湿最厉害的一次。

我又向唐古拉山方向骑行了几公里,这时只见前面公路上汽车都停在公路一边,排成长队,足有三公里长。我骑着自行车从汽车旁边向前,一直骑到了前方才知道这青藏公路要通过唐古拉山下一条长江南源河上的支流,这条河有六七十米宽,现在正在修建新桥,在大桥旁边的河道上用泥土和石块修筑了一条下面可通水流,上面可供汽车通行的大坝作为临时通道,来往车辆可以从这过河大坝上通过。听说有一辆负载很重的军用大货车,在通过临时通道时,这条土坝不负重压,结果坝垮车翻。这泥土和石块筑成的土坝被压垮后,被河中激流冲出了很大的一个缺口,这里的交通被迫中断,有关方面正在抢修。我下车推着自行车到前面看看,只见左边是正在修筑的公路大桥,桥面还没接通。右边是由土石修筑的约四、五米宽的大坝,坝的两边用木桩固定着,大坝中间有两个很大的通水管道,再前面的大坝有三、四米缺口,一台大型挖掘机行驶在河中央,把河中的泥石挖起来再填入大坝的缺口中。河对面公路上停放的汽车也排着长队,一直伸向半山腰。看来要上这唐拉山真是多灾多难,眼看就要登上唐古拉山了,现在又被这条大河挡住了。

在这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气温本来就比较低,再加我身上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骑车停下来就冷得有点发抖。既然过不了河,我得赶快找个地方把湿衣服换掉。我看见河边上有一个帆布搭建的棚屋,估计是施工单位建的,我就推着自行车钻进这棚屋里,把湿衣服全部换掉。但是,右脚鞋子和袜子湿透了无法换,既冷又不舒服,走起路来两脚不对称,右脚鞋里的水还会往上冒。在其它地方骑车,遇上大雨把鞋子淋湿了,一般雨停后骑上几个小时这鞋子也就干了,所以我没多带鞋子。没带备鞋,又没处买鞋,怎么办呢?想了许久,对了,我行旅包里带有备用的塑料袋。于是我取出的塑料袋,先脱去湿袜子,换上干袜子,袜子外面套上塑料袋,再穿上淋湿的鞋子,这下右脚也干燥了。

我换好衣服,又把自行车从棚屋里推出来,一直推到大河岸边。大河两岸站满了观看的人群,这些人群说是在观看,其实都是像我一样在心急而无奈地等待,等待快一点通过这条大河。挖掘机在不停的工作,由于这几天接连下雨,大河水流湍急,这大坝缺口中水流更急,挖掘机挖起来的泥土和石块刚填入这缺口,就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几个小时过去了,但大坝的缺口并没有减小多少。

天色将晚,我想向家人通个信息,但是这公路边上手机没有信号。这时我看见公路左边的一座小山顶上有人在那里用手机打电话,既然山顶上可以打电话,那里一定有信号。于是我把自行车推到山脚下,锁上车,便往山上爬。这几天一直在骑自行车登山,不骑车时,在平地行走,并没有什么不良的感觉。要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爬山,就感觉很吃力,两腿又酸又胀,我只有忍着,用手撑着膝盖,或抓住山上的石块,慢慢往上爬。爬到山顶上,我向家里发了个信息,报个平安,让家人放心。

下山后,我又到河边看看情况,过河的路修得怎样了。施工的人员告诉我今天肯定补不这缺口。今天过不了河,在这过夜也不行。这里虽然有个工棚,但没有火炉是不能过夜的,因为在5000米高海拔上晚上的气温只有几度,冻坏身体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我只有趁天黑前退回十多公里的唐古拉兵站。

据说上世纪青藏公路建成后,一开始这里只有一座兵站,骑自行车路过的人可以在兵站过夜。现在过往人多了,这里由经商的人开办了各种商店、饭店、旅店和修理店,过往人员可在这些小店里受到各种服务,而兵站不再对外开放。我就在一家由藏民开设的旅店里投宿。所谓旅店与我在温泉住宿的差不多,也是一个用帆布盖的棚屋,温泉的棚屋是单间,这里比在温泉住的棚屋大得多,有三间,中间一间最大,中央放置了一台火炉,正在烧开水,里边有个柜子,可供应方便面和小食品,旁边有个大水缸,水缸里的水是用来烧开水的。两边靠壁有两排约八十厘米宽的矮橙,矮櫈前安放了几只茶几。这矮櫈白天供客人休息和用餐,晚上就用作旅客睡觉的床铺

我进入这家旅店,已经有十来个旅客,这些旅客都是内地乘车路过这里的,多数还是因唐古拉山下的河道受阻而退回这里来住宿的。外面的床位已滿,我被安排在左面过道上的一间屋主自己用的小房间里。棚屋里光线本来就比较暗,这里光线就更暗,只见这房间长两米,宽一米多,左边安放一只单人床,右边放置了许多物品,中间只有一条宽四十厘米的过道,我的自行车刚好能放进去,门口有一块布作为门帘放下来刚好遮在我自行车的把手上。我想在这里能被安排这样一个既安静又独立的单人间,肯定比外面的统铺强得多。我安置好床铺出来,看见外面的旅客都在吃泡面,外面天已黑,也不想出去了,也在里面要了一碗方便面。我吃过晚饭,取出毛巾想洗一下脸,大水缸里有八成水,只有一只舀水的勺子,周围没有脸盆,看来这水只是用来烧开水的,而不是洗脸的。我见其他旅客从水缸里舀水倒在毛巾上,而后再用湿毛巾擦脸,于是我也用同样的方法,擦了一下脸。火炉上锅里的水沸腾了,我倒了杯开水,象征性喝了两口,不敢多喝,因为我得记住前几次教训,在这里,晚上起来实在不方便,而且外面气温很低,容易着凉。这两天骑车还是比较累的,所以我就准备早点上床睡觉。睡前,我取出了自带的睡袋,安放在这藏民的床铺上,钻进睡袋,盖上了藏民用的被子,很快就睡着了。也许确实累了,在这海拔4900米的高原上,睡在藏民的床上,这天晚上睡得很好,一觉到天亮。

 

趟水过河失败

717日离开唐古拉兵站,再次向唐古拉山攀登,我是第三次经过这段海拔5000米高的公路了。与昨天狂风暴雨不同,今天太阳出来了,也没有风。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我得用摄像机拍下在5000米高原的骑行过程。这条路上异常的宁静,只有我一个人,我感觉到这是一种不良的预兆,难道那条路修了一个晚上还没有修好。等我骑车到达河边一看,再次令人失望。一个晚上抢修下来,大坝的缺口并没有缩小,河里流水还是那么湍急,大坝的缺口还是那样大小。现在河里有两台挖掘机在工作,施工人员说,因直接填补大坝缺口失败,今天改变了施工方法。先把好的坝基加宽十多米,再从这好的坝基上新开一条渠道,让湍急的河水分流到这新开的渠道中来,减少大坝缺口的流量,等大坝缺口修复并加固后,再填补新开的渠道。我无可奈何,只有在河边耐心等待。

一直等到中午,吃中饭时间到了。我带有干粮,就把中饭吃了。我本来打算,今天只要过河顺利,从唐古拉兵站到安多县城有120多公里路,一天便可以到达,晚上也不用住宿到海拔5000米以上第一道班了。如果今天大坝修不好,那么我在这里还得等一天,还要骑车回唐古拉兵站。真是心急如焚,又一筹莫展。

正在这时,我看见有几个当地人赤了脚,卷起裤腿,蹚水过河。水深齐大腿,有人还抱了个小孩一起过了河。现在是下午,太阳下气温还算高,我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人家可以蹚水过河,我也可以试试。我还到上游和下游都去看看,是不是有比这里水流缓一点或河水浅一点的地方,看过后发现上游和下游河里水流都很急,至于河水的深浅从水面上又看不出来。至少刚才的那个地方我亲眼看到有人走过,知道大致深浅,而其它地方则不敢贸然而行。于是也脱了鞋袜,卷起裤腿,决定向刚才蹚水过河的人学习,把自行车推到河中央。这大河虽说有七八十米宽,但真正水急水深的地方也只不过四五米宽。我扛着自行车,走过了几段水浅的水沟,到了水深的地方,先休息一下。我看着这湍急的水流,把自行车重新扛在肩上,准备蹚水过去。刚走两步,感觉两脚在往下沉。原来这河底的一些泥石是刚从大坝缺口被冲下来的,并不结实,我扛着自行车,走过去两脚就要往下沉,而且水流很急,从上游急流而下的河水冲到我的大腿上要往上涌起,很快把两裤腿给冲湿了,而且人在急流的水中站不稳,被冲得向下游倾斜,脚步不稳,我只有马上向后退,退到后面的浅滩上。我决定休息一会,调整一下再试一次。第二次稍多走几步,但刚才情况还再次发生了。要是过了一半,我就冲过去了,现在只有到达三分之一,中间是否会更深呢?水流会更急呢?人家是空身容易过河,我扛了负重的自行车,踏在河底的泥石上容易下沉。我想人和车被水冲湿都不是问题,即使人被冲入河水中,对从小在湖边长大又熟悉水性的我不会构成危险。问题是一旦我的旅行包掉进水里,那么我的摄像机、照相机、手机中所有这次一个多月来5000多公里的自行车骑游资料和包里的其它资料都泡汤了,这个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再说把所有的衣服都搞湿了怎么办,我只有重新退回到后面的浅滩上。

人没过河,两裤腿却被河水冲湿了,现在该怎么办呢?正在这为难之际,只见河对面开来一辆正铲挖掘机,在挖掘机前面的挖斗里载着人和货物从河面上慢慢驶来。这辆正铲挖掘机前面的挖斗很大,挖斗向上时可装载许多东西。这个庞然大物载着人和物缓慢地驶过主河道,向我身旁过来,我忙向驾驶这挖掘机的师傅招手,请求帮助。驾驶员看到我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又上了年纪,又是一付窘迫相,就说让我先等一下,等他回过来时把我带过河。这下终于让我松了一口气,挖掘机把我送到对面岸边,我向师傅道谢后,上了岸,就在河滩上先把被河水冲湿的长裤换掉。昨天被大雨淋湿的长裤还没有干,我只有把一条干的运动裤穿上(后来我在唐古拉山口拍照留念就是穿着这条运动裤,对我来讲也有特殊的记念意义)。

我终于过河了,心里一阵喜悦。这时已是下午三点,我把自行车推上公路,告别了围观和关心我的众人,重新踏上了攀登唐古拉山的征途。大河南边的公路上也同样停放着因被堵的汽车,长长的车队一直排到半山腰,足足有五公里长。这是一段上山的路,坡度很陡,路上停满了汽车,还有车上下来人群,自行车骑行困难,我只有骑一段,推一段,其中有四公里的坡是推行的,这样推车就用去一个小时。太阳已经西斜,我得抓紧赶路。离开了长长的车队,以后的路虽然是上坡,但坡度不陡,这时老天难得吹起的顺风,也算对我的一种补偿,我借着顺风,向唐古拉山口骑去。一路上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偶尔见对面过来一辆汽车,汽车一过又是我一个人了。这山路坡不陡,但弯道很多,不知过了多少弯道,终于见到了唐古拉山口。由于这里海拔高,经常下雪和冰冻,坡顶上面一段柏油路面破损比较严重,路面高低不平,骑自行车颠簸得很。但马上就可到达山口了,我兴奋起来,不管路面颠簸,一股劲地向山口冲去,于下午五时终于登上了此次骑行的最高点唐古拉山口。

唐古拉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岭,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这里的天气极不稳定,即使夏天,公路也经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见现象。青藏公路越过的唐古拉山口的海拔高为5231米,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过唐古拉山口,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唐古拉山口是西藏的门户,是青藏公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至高点。山口公路的右侧有一快标有海拔5231标志碑,左侧建有高大的光纤工程纪念碑。

与我经过昆仑山口时的热闹场面明显不同,这时的唐古拉山口静悄悄的。由于公路通行中断,连过往的汽车也没有,整个唐古拉山口上只有我一个人。我站在这山口上,环顾四周,可见唐古拉山脉的雄姿,座座雄伟的高山,顶天立地,山顶的积雪终年不化。远处的雪峰,缭绕山崖的白云与和艳丽的高原夕阳编织成一幅幅充满诱惑、妩媚无比的图景。

我在唐古拉山口来回走动,南面就是西藏的高山雪峰和蓝天白云,那是我此次将要骑行的最后一段路程。再看看北面,则是青海的山山水水,也是我骑自行车一路过来的地方。我从家里骑自行车出来已经47天,历经十一个省(区),总行程5100多公里。这一路上说不上千辛万苦,也实实在在地流了许许多多的汗,算不得九九八十一难,但前前后后也经历了为数不少的考验。今天骑车登上了海拔5231米的高山,是我骑自行车到达的最高点,也是我骑自行车过程中闯过了最艰难困苦路程。想到这些,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意味着以后的自行车骑游,任何高山峻岭我都将无所畏惧,任何艰难险阻都将不在话下了。以后我还要继续骑我的自行车,实现我单骑华夏行,骑行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愿望完全有把握了。再看看四周的景色,群山、草地、雪峰、蓝天、白云、夕阳、晚霞构成了一幅天地相融,绚丽多彩的梦幻世界,此时此刻的画面是为我一个人而创造的,这是苍天的恩赐,也就是对我一路付出回报。一种自我成功与满足的喜悦油然而生,几天来的疲劳也消逝在九霄云外。我用摄像机摄下这五彩缤纷的景色,还拍摄几张个人的纪念照片。

我在唐古拉山口已停留多时,天色将晚,还得赶路,于是我骑车向南,向唐古拉山下骑去。唐古山南面的高山雪峰与草原牧场与唐古拉山北面青海的差不多,但随着不断的向南与下山,感觉这里的草原更茂密,更翠绿。

 

热情的藏族同胞

我骑车从唐古拉山口下来,一路下坡,几经转弯,骑行10公里后公路转过一个山脚,看见在朝南的山坡下有一座浅黄色的大院。大院外围是浅黄色的围墙,大门前建有一座花坛,中间立有一块金黄色的铜牌,上面写有天下第一道班几个大字。这就是我今天要投宿的地方,也许是到了黄昏,职工已下班,大门口冷冷清清,不见人影。我先在铜牌前摄像,再骑车进了道班大院。

这大院里面积很大,有四排建筑,每排有三、四座房屋。每一座房屋有四五间,都建在离地几十厘米高的水泥桩柱上。因为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地下是冻土,地面部分冻土在夏天会融化,而深部冰层终年不化,为防止房屋下沉,所以房屋建在深入地基的水泥桩柱上。我骑着自行车先靠大院左侧两排房屋之间转了一圈,没有一个人影,再从大院中间出来,这时听到右侧有人在喊我做什么的,我回答找住宿。这时从一座屋里走出一个三十来岁的藏族男子,黑黑的圆脸蛋,说着一口较为流畅的普通话,看上去也挺和善与热情的。他是这里的领班,叫布琼。他问我,你就一个人?从哪里来的?我告诉他,我就一个人,是骑自行车从浙江来的。布琼告诉我,住这里一个晚上收费30元。他随后把我带到里面一座房屋里,这房屋前面有道墙,进了门,墙与房屋间是玻璃棚,他让我把自行车就放在这玻璃棚下,里面有两间客房,小的一间有三张单人床,大的一间有六张床,房间里安装了火炉。我说我一个人就睡小房间吧。他还告诉我这里有小商店,有泡面、饼干等食品,店主人晚上回家了,他可以帮助我去拿。

床铺安排好后,我就随布琼去拿吃的东西,我让他帮我拿了两碗方便面和一些食品,这样今天的晚饭和明天的早餐就解决了。布琼对我说,他的房间里生着火炉,有开水可以冲泡面,可到他房间坐坐。我在布琼的房间里用开水冲了泡面,趁热吃下。布琼取出一把小型铝水壶放在火炉上,并对我说:这里是酥油茶,等会儿你尝尝。一会儿酥油茶开了,他为我冲了一碗。我连忙说少一点,他还是冲滿了一碗。

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砖茶加工而成,酥油是牦牛奶中提取的黄油,或奶油,成块状。砖茶其实就是普洱茶一类的茶,是经过发酵过的茶叶。制作酥油茶时先用砖茶熬茶,只取茶水,倒入竹筒中,加入酥油,用木柄反复捣拌,并佐以食盐,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可喝。我没喝过酥油茶,听人说,没有喝过酥油茶的人,第一次品尝可能会觉得异味难当,咬咬牙喝过几口之后,便会真切地品味其流香满口、余味修长的妙处。布琼为我冲的酥油茶比他们自己喝的要淡一点,糖也放得多一点,我第一次喝就感觉味道还可以,并不像人家说的那样难喝,我喝了一碗,布琼又为我冲了一碗。

我第二碗酥油茶才喝一半,布琼又拿出藏粑让我吃。藏粑是青棵(属大麦的一种)面与奶茶做成的,是藏族同胞的主食。制作时先把青棵面炒熟后,再放在盆里,加入适量的奶茶,不用奶茶也可用盐茶水拌炒面。再用手捏成食团,不能拌得太稀,藏粑做成后就用手抓着吃。我看见布琼用右手抓起藏粑往酥油茶中蘸一下,再送往嘴里吃起来,也许是他在向我作示范。一则是盛情难却,二则我到了西藏也该偿偿这藏粑的味道。于是我也向他学习,伸手抓起藏粑,蘸了酥油茶再吃。我一开始吃藏粑觉得味道淡淡的,粗糙难咽,就一次少吃一点,并吃一口藏粑再喝一口酥油茶,这样吃起来味道就好得多。我吃了一小块,不敢多吃。布琼很热情,又给了一块,还拿出其它的一些当地食品,一定要让我品尝。

我已经吃了不少东西,布琼还对我说:我这里有很好的牛肉干,我去拿来给你吃。说着就去隔壁拿来一包牛肉干让我吃。这种牛肉干是用西藏牦牛肉风干而成的,风干牦牛肉一般在冬天,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把牛肉割下来,加以秘制配方后,挂在阴凉处晾干,其晾干时间很长的,让其冰冻风干,除去水分,又保持鲜味。布琼拿出来的牛肉干,凉得很干很硬,没有一点水分。我幸亏牙齿好,要不这牛肉干还真啃不动。但这牛肉干嚼起来挺有味的,又香又可口,我连吃两块。这种牛肉干藏民把它看作上等食品,平时他们很少自己吃,常常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布琼看我好吃,又抓了一把过来,我连忙说,够了够了,再吃,我的胃受不了。我决定不吃了,要不布琼还会拿出什么吃的东西来。布琼还要我喝酥油茶,我说:我这儿有浙江龙井茶。于是我就冲一杯给他喝。

我们边喝茶边交谈起来,布琼介绍了他们天下第一道班的情况。我与布琼两人一直交谈到晚上九点多,我准备去睡觉了。布琼再次对我说,今天晚上我陪你睡吧。既然他这么热情,我就欣然答应了。牛糞是藏民主要的燃料,藏族同胞几千年来,世世代代一直用牛糞烧饭煮水。在内地,农民历来用木柴作燃料,这里为什么不种些树木呢,我有些好奇地问布琼。他告诉我,在这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地下是冻土,夏天只有在土地的浅表层是解冻的,所以地表面可以生出茂密的杂草,供牛羊食用。而大树无法在这里生根深入这终年结冰的深土里,所以树木不能在这里生长。我注意到,从格尔木出来到这里,一个多星期来,一路上没见到过一棵树,原来是这个原因。

第一次享用牛糞烧的火炉,房间温度上升很快,整个房间很暖和,布琼就把火炉封起来。睡觉前我又与布琼交谈了许多,直到困了为止。这个晚上我在海拔5000多米高原上住宿,身体情况良好,没有任何异常反应,还交上了一位热情好客的西藏朋友,又有许多新的收获与感受,让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取款机里取不出钱

718日,在天下第一道班告别了藏族朋友布琼后,一路向南骑行。骑行了一个小时,我感觉肚子有点不舒服,又行了几公里,肚子叫起来了,我知道一定是昨天晚上吃的太多了,太杂了。有点担心的是今天还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头二九山,也称小唐古拉山,距与第一道班约30公里。幸亏上山坡度不算陡,所以这海拔5170米的头二九山还是比较顺利地翻过去了。

翻过头二九山,以后一路下山为主。从山上下来,绕过一个小山包,一个巨大的山谷展现在眼前。山谷很深,公路在山谷的西侧盘旋而下,有5公里很陡的下坡路,延伸到山谷深处。这里路宽车少,我大着胆子在公路上俯冲而下。过了这段陡坡,以后的路就平坦多了。公路两边的人烟渐渐稠密,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藏族村庄,开始可以看到房屋、牛羊圈以及劳作的居民。傍晚我顺利到达安多县城。

安多县城是西藏的北大门,海拔4716米,位于109国道西侧,中间隔有一条由北向南流向的河流。我先从县城北面的便桥上骑车过河,县城北面的老城区都是矮小的平房,南面有一些新的建筑,我沿河边骑车到了县城的南边。我身边的现金快用完了,我得找银行的取款机取钱。这个县城很小,这县城只有一家农业银行有自动取款机,旁边的取款机又坏,这下让我傻眼了,我口袋里不到一百元钱,如果明天到那曲去取钱,那么今晚的住宿吃饭和明天一天的开销怎么行呢?如果明天上午等农行开门再取钱的话,那么明天从安多到那曲135公里的路就无法完成。看来先得节省用钱,我先去一家旅馆看房间,这家旅馆收费都比较高,一个三人间就三张单人床,每张床位每晚收费80元。我现在口袋里只有90元,我一听就退了出来。我又换了一家旅馆,一问要价50元,本想住下。再想想,我总得先紧后宽,留有余地。我再到别处去看看,在一路口看见一家蔬菜市场墙上写有宿住10几个字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家蔬菜市场的老板的经营蔬菜批发和另售,兼营客房。老板带我上楼看房间,今天我与其说是看房间还不如说是看价钱,哪里最便宜就挑那里,房间小一点,被子旧一点,脏一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反正我自己带有被套,晚上钻进自己的被套里睡就是了。我问老板有没有开水,老板说下面煤炉上在烧开水,可以去拿。于是就提了两瓶开水,先把身体用热水擦洗一下,再把脚也泡一下,舒服多了。

 

推车上申格里贡山

719日离开安多,重新跨过昨晚走过的河,这是那曲河上游的支流,我将沿着这条河向那曲市骑去。公路沿着平缓的草原向前伸延, 远远望去前面有一座大山挡在路上,这就是一路上早有耳闻的申格里贡山。申格里贡山在青藏高原上山不算大,海拔也不算高,山口海拔为4880米,但它是青藏公路上坡度最陡的山。我骑行8公里,来到申格里贡山脚下,山下一块不大的路牌提示到申格里贡山口有连续7公里陡坡。抬头望着头顶上的盘山公路,这上山的坡度确实很陡,骑车难于上去,估计都得下车推行。我曾在网上查阅到此山的资料时有骑友说,到了申格里贡山下有一种敬畏之情,然而对我来说也不过如此。论山高我已通过海拔5000多米的三座大山,论坡陡与坡长,我骑行在贵州时曾遇到一天上坡50公里,其中陡坡推行27公里,推车上山就化了七个小时。现在只有7公里上坡,估计不到两个小时就可推车到顶上,这次出来计划骑行两个月时间,两个小时是微不足道的。我在申格里贡山脚下,骑行没多久,公路便陡峭地盘山而上,难以骑车上山,我只有下车推行。推行一、两公里得停车休息一下。

山坡陡,推车上山比较累,但这里的景色特别美。山下是一片平草地,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大河,这条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安多到这申格里贡山下,我昨晚和今晨两度跨过了它,这条河的上游部分藏语叫那曲河(藏语意谓河),它的下游就是我们地理课上学过的怒江,怒江在中国境内起源于西藏,流经云南,由西北向东南流经2000多公里,而后流入缅甸称萨尔温江,又流经1000多公里,最后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湾。眼下这条美丽的河在山下的草原上经七、八个弯道,向遥远的东南方流去。我今天随这条河而来,还要随这条河骑向远在100多公里外的那曲市(那曲市也是以这条美丽的河流而命名)。我凝视着那曲河,一首美丽的那曲河那优美动听的歌声似乎在我耳边响起。那曲河,美丽的河,从我的家乡缓缓流过。带着幸福,带着吉祥,唱着祝福的歌。艰难险阻挡不住你的脚步,勇往直前是你的品格。你是一幅不老的画卷,是我心中不老的歌! 啊呀拉索……

在这申格里贡山上,看地上是美丽的,看山上也是美丽的,我推车累了,就停下边休息边欣赏这大自然的美景。唐古拉山脉的南北两侧虽然同样是大山雪峰,海拔高度也相似,但山坡和山脚的草地有明显的区别,山脉南侧的草地比北侧的可可西里地区更加茂盛,更加翠绿。整个申格里贡山的山坡上长满茂密的青草,漫山遍野都是羊群和牦牛,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当我推着自行车走上半山腰时,一群洁白的绵羊正在横穿公路向山坡上方奔跑。它们仗着“羊多势众”,汽车来了也不退让,一股劲地拥过公路,两边往来的汽车只好停下来等羊群过了公路再行。不过这对我来说倒可以零距离地观看羊群的各种姿态和过公路的细节,并近距离摄像。羊群过了公路又蹦上了山坡,而后迅速向更高的山坡跑去。

在申格里贡山上,仰视山顶和蓝天还是美丽的。唐古拉山北侧每天下午必有的满天乌云及暴风雨和冰雹这在里已销声匿迹,天空呈现出蓝天白云,与青山雪峰相映,景色秀丽无比。朵朵白云就在山顶上,似乎爬上山顶既伸手可及。尽管这一路上只有我一个人骑行,但我并不感到孤独,因为一路有这山山水水陪伴着我,让人心旷神怡,一路陶醉。我取出摄像机,爬到山崖高处,将山下美丽多姿的河流,山坡上活泼可爱的羊群,还有山顶的雪峰和蓝天白云,一一保留到了我的摄像机里。

我边推车,边赏景,连同休息,花了两个小时,终于爬上了申格里贡山口,这是我此次骑行中坡度最陡的山,也是单次推行最长的坡,整个上山7公里路全部是靠推行上山的。由于上山花了不少时间,一过山口我就骑上自行车冲下山去,一冲就是20多公里。路过一个村庄,我看中午将近,想在这村庄上找点吃的,这里只有一家小商店,要想吃点热的东西只有方便面,于是我要了一碗。这高原上的开水只有摄氏80度,热水瓶里倒出来的水温自然还要更低些,用这样的开水冲的方便面根本不入味。说实在的,这几天一直在吃方便面,有时一天三餐都是方便面,方便面我已经吃得厌烦了,甚至有点恶心,一碗面还没吃完就不想吃了,我就干脆不吃,等到肚子饿了再说。

 

遇上嘉兴老乡

从申格里贡山下来到那曲,虽然有许多起伏不平的小山坡,但总体还是以下坡为主,骑行并不很累。当我骑过一段宽阔平直的公路时,看到公路边上停了三辆小轿车,公路上有十多人在来回走动和摄影。当我骑车靠近时看见车牌号为F”起头,这是我家乡嘉兴的车号,我马上骑车靠近他们问:

你们是从嘉兴开车过来的?

是啊!他们用熟悉而亲切的嘉兴方言回答。

我是嘉兴平湖的。

你是章大钧吧?

你们认识我?

我们在报纸上,电视上都看到了,我还登陆过你的网站。

驾驶员从汽车里出来,看着我的自行车说:我开汽车都觉得累,你骑这样一辆自行车到西藏太不可思议了,要不是我亲眼看见还真不敢想信。

这时有一位拿着一架非常专业相机的老乡走过来问我:章医生,我想与你合个影好吗?于是我就与这位老乡合了一张影,接下来另外又有几位老乡也争着与我合影,有单独与我合影的,也有几个人一起与我合影。

有位老乡合影后激动得跳起来说:章医生,真没想到,能与你在这里相遇,真是太幸运了,你是我们嘉兴人的骄傲。

在这荒无人烟的青藏公路上老乡相见,十分惊喜,大家都很兴奋,他们问这问那,有说不完的话要想讲。他们还慷慨地从车上拿出许多糖果、点心塞进了我的车蓝里。

这时我发现他们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架专业用的相机,不停地在拍摄公路两旁的草地、羊群和远处的雪山。原来他们是嘉兴摄影协会的成员,这次是他们十几个人自发组织自驾游来西藏的,以他们自身的爱好与特长,沿途拍摄各地的风光。他们还告诉我,嘉兴摄影协会的另一位摄影爱好者在那曲,到那曲后可去找他。我从家里出发时有人对我说起过这事,平湖有位援藏干部张翼在那曲担任副县长,建议我到那曲找他。

告别了这些自驾游的嘉兴老乡,我继续向那曲方向骑去。这里到那曲估计还有80公里路程,既然在那曲还有老乡接待与相会,我得抓紧赶路,争取早点到达。这一段路只是一些起伏不大的小山坡,虽然有点逆风,但风不大,我还是骑得很快,想早点到那曲。先后骑车过果组乡、 两道河,当我骑车到达那曲市进城路口,老乡已在那里等我。那曲是地区首府所在地,已接近一般城市的规模,街道纵横交错,霓虹闪闪,商店林立。唯一与见过的其它城市所不同的是我在市区看不到一棵树木,因为那曲的海拔为4510米,土地两米以下是深达几米的冻土层,树木无法生长。

老乡把我带到了一家藏族装饰的宾馆,首先把住宿安排下来,今天的住宿与昨天的真是天壤之别,不能同日而语了。老乡让我先去吃晚饭吧,我想先去银行取款机取钱,心里才踏实。可是农业银行的取款机有故障,老乡老乡又把我带到邮政储蓄银行取了钱,把我心中的担忧解除了。

 接着老乡把我带到了那曲的一家会做江浙菜的饭馆,点了几个浙江菜,问我吃什么酒,我说就啤酒吧,于是要了两瓶啤酒。我看着这些久违了的家乡菜,看看也舒服,吃起来更是合口入味。两人一边喝酒一边交谈,既然是老乡,就用家乡话交谈。老乡姓陈,出生浙江嘉兴嘉善,参军入伍在西藏服役,又在部队上了大学,退伍后在那曲县政府工作。老乡相见,两人交谈得十分投机,他向我介绍了许多那曲和西藏的情况,谈到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及经济发展等情况,又让我增加了许多见识。我吃着这些家乡菜,越吃越有味,但也不敢多吃,前天吃坏肚了才刚恢复,生怕吃多了又要吃坏肚子,老乡还要加菜,我连忙阻制了,说吃不了,想早点回宾馆好好洗个澡,早点休息。

酒足饭饱后,老乡把我送回了宾馆。回到宾馆后第一件事就是好好洗个澡,从格尔木出来,一路上骑行十天没洗过澡,身上的衣服也够脏的。带来的旧衣服一路也扔得剩下不多了,不过离拉萨已经不远,还有三天路程就可到达,我把干净的衣服取出来。而后从头到脚好好洗沐一遍,换上干净的衣服,舒服极了。

 

遇上广州的大学生

720日,离开那曲后继续前行,这一路上没有大山,但上午的路一直都是缓缓上坡,还有几段坡比较陡。不知怎么的,今天骑车觉得很累,两腿无力,全身疲乏,一些并不很陡的坡,骑车上去时也感到很吃力,我只有下车休息一会儿,或推着自行车上去。这次骑车出来,除了一开始几天由于尚未适应而骑得很累外,一路上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就是几次吃坏了拉肚子也不是这种情况。今天出现这样的情况很特别,我想自己是不是生病了,眼看再三天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要是在节骨眼上生病了怎么办?既然觉得累就慢慢地骑,多休息几次,先看看情况再说,不要骑得太累。

我在路旁休息,这里的景色也不错,公路右侧有座高山,山坡上是翠绿的草地和洁白的羊群,峰顶上还有积雪,蓝天白云映衬在雪峰的后面,又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我取出摄像机,一边休息,一边摄像。这时从后面骑车过来了三个年轻人,一男两女,有说有笑的。他们骑得也累了,看见我在摄像,他们也停下来休息和照相。同是骑车人,尽管年龄上有很大差异,但仍然一见如故,立即热情地交流起来了。他们是广州的大学生,在暑假前有人张榜提出骑自行车去拉萨,学校不同班级的同学有十几个人响应,最后有八位同学坐火车到达西宁,买了新的自行车骑向拉萨。一路上三位同学因高原反应或其它原因而退出骑行,剩下两男三女五个人还在继续骑行,还有两位同学骑在后面。现在的年轻人,家庭条件好,娇生惯养的多,而眼前的这五位同学,尤其还有三位是女同学,他们能不辞辛苦,敢于挑战自我,挑战大自然,骑自行车上西藏,实属不易。他们得知我从浙江骑车出来,已经历了50天,骑行了5000多公里,都很惊讶。这时他们另两位同学也从后面骑了上来,可能是有位女同学骑得累了,其他人都在安慰她,鼓励她。他们五个人在一起,挺热热闹的,有的人休息,有的人喝饮料,有的人照相。我休息已久,与他们说声:路上再见!便告辞先行了。

我又骑过了两个小山坡,来到了那曲河边,这里有一座以那曲命名的那曲大桥。昨天在申格里贡山上看到的那条弯弯曲曲的河流几经转折流到了这里,它还将继续流向远方。今天骑车感觉特别累(后来回想可能是昨天为了早点到达那曲,路上骑得太快所致),我又停下来休息了,我将那曲河大桥与周围的景色摄录下来。不一会广州的两位大学生一男一女也骑上来了,骑到我跟前,那位女同学说:叔叔,你在这里休息,我们也休息吧!我向他们挥挥手,再往后看,看见另三位同学刚从一个山脚旁转弯,不一会儿就骑到了一起。我和他们是第二次相见,已经很熟了,就与他们广泛地交谈起来。我刚才还感觉很劳累,与这些大学生在一起,说说笑笑,一下子轻松多了。

年轻人骑车风格与我还是有所不同,年轻人有力气,有朝气,骑车比较快,有暴发力,来劲时还会使劲冲一阵子。他们的车比我的好,在平地上和下坡时车速明显比我快。他们的休息也与我有所不同,喜欢休息长一点。而我骑车比较平稳,不会拼命去冲,有耐力,能持久。而休息则喜欢短一些,所以一天骑下来,总的路程和时间也差不多,晚上往往差不多时间到达目的地。他们还要休息一会,我就先出发了。经过弄忍和罗马镇,晚上到达古露镇。

古露是一个较大的镇,海拔4680米,以藏民为主。镇上有几家藏民开的饮食店和小旅店,说是旅店,其实就是可以接待过往旅客住宿的藏民家里。我到古露镇不久,广州的几个大学生也到了,我就与他们同住在一家旅店。这是三间平房,外面有围墙,围墙与屋檐间用帐篷盖起来成了棚屋,在这棚屋左侧三面靠墙的边上铺上木板,成了五张矮床,中间和右侧是过道和存放东西的院子。房屋中间那一间的墙边上也铺上木板,白天可以坐人,晚上可供旅客住宿。女住客安排在屋内,男住客就安排在外面的棚屋里。

住宿安排后,我们就到镇上找吃饭的地方。饮食店都设在公路两旁,我们走上公路,看见公路上有几个穿着自行车运动服的老年人,他们是从拉萨过来的,是来自湖南长沙的自行车爱好者。我们在一起交流了许多,了解了上彼此的路上情况。

天色将晚,我们告别了湖南骑友,就和广州的大学生进了旁边一家藏民开的饮食店就餐。看见有几位食客都在吃牛肉面,看他们吃得很香的。这几天接连吃泡面,见了泡面就倒胃口,这从锅里烧煮的牛肉面看看也舒服,我们就让店主为我们每人来一大碗牛肉面。吃完面,我把六碗面钱都付了,这些大学生也很客气,都要把钱给我,我对大家说:不用客气,我与你们在一起是很高兴的,好像也年轻多了,你们是学生,我付是应该的。

我们从饭店回到了旅店,外面只见三个热水瓶,看来这三瓶热水要几个人用,棚屋的右侧有一只水缸,有的人用开水加冷水在刷牙,有的在漱口,有的就用湿毛巾擦擦脸,这些对我来说,一路过来都习惯了,况且我昨天在那曲洗过澡,再将就两天就到拉萨了。这里比唐古拉山北面气温明显升高,晚上不用再生火炉,盖的被子也比较厚,晚上不觉得寒冷。我抓紧把我每天自己要做的功课做完就睡了。

721日,我天一亮就醒来了,我起床整理好自己的自行车和旅行包。看看几个大学生还在睡,我对已经醒来的小陈说了声:你们睡吧,我先走了,路上再见!而后出门到了公路口,这小镇上还算热闹,看见有家饮食店里有牛肉包子卖,包子好久没见了,我就买了几个牛肉包子,再来一碗牛肉汤,找个位子坐下,大口的吃起来。这时湖南的骑友也推着自行车出来了,看见我在吃包子,他们也买了包子和牛肉汤进来了,大家一边吃一边交谈,他们告诉我,从果露出发半天就可以到当雄县城。并建议在当雄坐车去纳木措湖游览最方便,纳木措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高原湖泊,还说经过羊八井时可以泡温泉,那是很有名的高原温泉。

告别了湖南的骑友,我又上路了。我昨天骑得很累,今天体力也恢复了。果露到当雄是下坡路,骑车并不很累,我骑一个小时休息一会。骑行路上,分别多天的老韩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到了拉萨,等我几天了,问我到了哪里,到拉萨再相聚。过了一会,还有一位在那曲市政府工作的平湖老乡,老姓张,也从拉萨打来电话说:他在拉萨开会,问我什么时候到拉萨,到时他会来接我,还要为我在布达拉宫前照张像。他是嘉兴市摄影协会负责人之一,摄影技术高,能为我在布达拉宫前照相摄影自然的是件高兴的事。

我中午到达了当雄,同样是县城,当雄比安多热闹多了,街道两面商铺林立,市场繁荣。当我路过一家藏民茶室门前时,只见小陈在站在路口,我以为他在等他们的同学,可他把我叫住了:大伯,您停一下。我停下车问:什么事?”“我们请您喝奶茶。他说着把我往这家藏族茶室里拉。盛情难却,我就把自行车推到茶室的门口停下,随小陈走进了这家藏民茶室。藏民茶室里光线比较暗,一位藏族男子热情地向我点头致意,还有一位是中年女子和一位老妇帮忙打理,估计他们是一家人。茶室左侧和里边靠墙各放着一只壁柜,柜子里放有热水瓶、一些茶具和一些藏家摆饰,右侧和前面靠墙放着几只沙发,沙发前面放着两张矮桌。先来的女同学坐在里边的沙发上,正在喝奶茶,矮桌上放了一只大瓷碗,碗里装的是糌粑。小陈让我在里面的沙发上坐下,而后向店主人要了一杯奶茶和一碗糌粑放到了我的面前。茶室经营用的奶茶,与我在天下第一道班布琼先生的酥油茶相比,其奶的味道要淡一点,糖要放得多一点。糌粑的味道差不多。店主人问我味道怎么样?我连忙说:好吃!好吃!店主人又拿出了一些其它藏族食品,让我吃了个饱。

小陈他们打算先在当雄住下来,并从当雄坐公交车去纳木措参观游览,还让我跟他们一起去。我说本来是可以考虑的,现在有两位朋友从拉萨打电话来,让我早点到拉萨,我只能先到拉萨,以后再安排时间去纳木措了。

 

天黑困于荒野

当雄到拉萨还有160多公里路程,如果起早摸黑,一天是可以骑到的。拉萨是这次骑行的目的地,有两位朋友在等我早点到拉萨,还要在布达拉宫前要为我照相,我想总该早点到拉萨才是。现在时间才下午两点,如果今天再骑行几十公里,那么明天的路程就轻松得多。从地图上看前面的站点是肯大拉,离当雄有50多公里路,我以为当雄到拉萨总体上是下坡路,心想三个多小时就可到达肯大拉。但我得先问清楚肯大拉有没有旅馆或可以住宿的地方,我通常都找当地的汽车驾驶员问路,他们会对当地情况熟悉一些。我问了三个驾驶员,一个说不清楚,两个说有的,其中一个说肯定有的,于是我就大胆向前骑去。

我告别了同行两天的广州大学生,一个人离开当雄,开始沿着一条河向下游方向骑去。很顺利,走了20公里后,河流转向左侧而去,而公路绕过一个山脚则转向右侧,公路两侧都是高山,中间有宽一、两公里的长带状平地,公路右侧有一条人工渠道,渠道里的水正以中等的速度向后流去,这告诉我现在走的是上坡路,事后才知道这是在穿越念青唐古拉山。前面吹来了阵阵逆风,坡虽不陡,逆风也不大,两者加在一起,车速明显减慢,车码表显示车速每小时只有13公里。看来要三四个小时到达肯大拉有点难度,但我心里也不急,只要在肯大拉能找到旅店,就是晚一些到达也无所谓。我一个人在这念青唐古拉山脚下迎着逆风又骑行了20公里,天色渐晚。上坡不算陡,而逆风却有所增大,骑车速度又有所减慢。公路上除了偶尔有疾驶而过汽车,一路上静悄悄的,公路两旁没有村庄,公路上不见人影。这时太阳渐渐下山,位于公路西侧的念青唐古拉山雄伟壮观,高耸的山峰擎天立地,山峰上的白色积雪与太阳周围的红色晚霞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面,座座雪峰尤如婷婷玉立的仙女,美丽无比。尽管这大山下只有我一个人,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高山黄昏

攀越高山入黄昏,满天彩霞耀前程。

极目俯视云万里,仰望长空霄汉近。

公路就在念青唐古拉山下,当太阳还与大地有60度夹角时就落山了。在大山里太阳一落山,气温就下降,天暗得很快。骑过了这身旁的几座高峰,路平了,风也小了,而夜幕渐渐来临了。转过一个山脚,前面出现了一块较为宽广的平地,在公路的右侧看到了几间房屋,我想肯大拉大概到了,心头泛起了一阵喜悦。骑车过去一看,路边的两间房屋前面的墙上分别写着住宿旅馆的字样。我忙骑车下了公路,一直骑到屋前。下了车一看,这房屋门窗紧闭,从玻璃窗看屋里,空空的屋内一片零乱,似乎好久没有人住的样子。我再到前的旅馆看看,也是一个样,人去屋空,我只有扫兴地退回到公路上。这种遗弃的旅馆,还有商店、饭店、加油站我一路上见过多了,当时也并不以为然,心想这大概是近镇的房屋,通常到了前面镇上会有旅馆的。

我又往前骑行了四、五公里,不见任何房屋和灯光,这时天完全黑了,我才觉得情况不妙。通常镇旁的房屋或小店距镇上只有一、两公里,现在看不到小镇,这确是个不小的问题。当雄的汽车驾驶员说肯大拉有旅馆,估计就是前面看到的旅馆了,因为他们不会像我那样下车到屋前去看到底是不是还在营业的旅馆。真是祸不单行,一向很平整的公路,到了这里路面破损严重,天又黑了,几米外的路面就看不清楚,自行车多次闯入低陷处,颠簸得很厉害,把车篮里东西也震到了地上,我只有减速慢行。这样又行了两公里,看见公路右侧有一间草房,亮着微弱的灯光,抱着有灯光就有希望的观念下车推行到草房前。我上去敲门,门开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我看看屋里,这是一个工棚,不是人家。我问这里有没有可以住宿的,他回答没有,其它的话也听不懂,希望又破灭了,我只得退回到公路上。

再往前行了一公里,看见公路旁高高地立有一块路标,上面写着藏汉两种文字,我睁大眼睛,从路标的蓝底白字里看出上面写着拿多拉山几个汉字。今天下午所走过的路程尽管多数是上坡路,但并没有标注念青唐古拉山的路标,而这里既然标有山名,说明前面一定是一座不小的山要翻越。我想,上这青藏高原有人把它说成是天路,经过的风风雨雨不算,还真是多灾多难,眼看明天就可到达拉萨,今天晚上还要让我接受如此的磨难。这拿多拉山到底有多高多长,不得而知。前面一站是羊八井镇,估计已不到20公里路程,要是没有这座山,要是有月光,那么我就连夜赶到羊八井了。我已走过了大半个中国,这样的情况今天还是第一次碰到。在2003年骑车去昆明时,在鄂西山区也有一次天黑还没有找到旅馆,那时还有于建军两个人在一起,沿途可以看见村庄或农户的灯光,而且知道前方几公里肯定有旅馆,不用心慌。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在这荒无人烟的山沟里,该怎么办呢?我站在这路标下,一时手足无措,心里恐慌起来。

就在这时,公路右边100米处传来了亮光和声音,是有人在用手电筒朝我照射。估计是他们看见我站在这里,所以用手电筒照向我,我连忙向他们喊话,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既然那里有人,我就过去问问。沿公路旁有一条大沟,上面有一条堤,堤上铺有一层石子,我只有推车过去。走近了可以看到这里是一条与青藏公路平行的青藏铁路,铁路旁有一座通讯铁塔,在这铁塔附属建筑的围墙外坐着三、四个年轻人,其中一个人穿着藏式羊皮大衣,看来这些是藏族青年。他们见我推着自行车走过来,就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告诉他们我是从浙江骑自行车到拉萨去,路过这里,找不到住宿,并问他们这里有没有可住宿的地方。他们对我说:这里没有住宿,要到羊八井才有。还说:要不我们用摩托车送你去羊八井。看来这些藏族青年还是很热情友好的。我说:我想最好在这里找个地方住一夜,明天我自己骑车过去。他们停顿了一会,相互间说了些什么话我听不懂,而后对我说:你要住这里,就跟我们走。于是他们推出两辆摩托车上了公路,向着返回方向慢慢驶去,我在后面骑自行车跟着。大约往后行了两公里,他们停了下来,把摩托车推下公路西侧,过一条水沟。我看这里是一片荒土地,夜幕中没看见任何建筑,到哪里去住宿呢,我有点担心起来。我就问:你们要把我带到哪里去?他们中有一个人回答:到前面你就知道了。我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间所说话我也听不懂,但这时也由不得我了,只有跟着他们走再说了。我推着自行车走过一块荒草地,过了200米,来到了铁路旁,见铁路旁有一间塑料板筑成的四方形平顶小屋,他们把我带进这小屋里。这小屋里安放了四张单人床,两张书桌,中间有一台火炉。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他们是卫护青藏铁路安全的护路人员。青藏铁路建成后大约每隔五十公里设有一个铁路卫护站点,护路人员日夜巡视,卫护着青藏铁路的安全。

我把自行车推进这小屋里,我从他们的介绍中知道,其中穿深蓝色长得稍胖人是他们的队长。队长告诉我说:这里一共有四个人看护铁路,晚上有一个人不睡,要值班巡逻,半夜后轮换,所以有一张床铺空着,他让我睡在靠右边的一张床上。他还问晚饭吃过没有,我说在路上吃过些干粮。他又说:锅里还有剩饭,桌上还有菜,你再吃一点吧!说着把饭锅拿了过来。我一看是大米饭,这好,我又两天没吃大米饭了。于是我从桌上取了一只大碗,把锅里剩下的大米饭连同锅粑一起盛出,装了一大碗。队长又把半碗青菜炒肉丝端了过来。这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几小时前吃的干粮早已没了,我看着米饭和青菜炒肉丝,食欲大增,便大口吃起来。吃了几口,觉得饭菜有点凉,锅粑又干又硬,于是冲上开水,很快就把这些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我没什么好招待他们的,就取出我的浙江龙井茶为他们每人冲泡了一杯,表示谢意。

床上有一条棉被,盖有一件藏式羊皮大衣,我第一次看到这藏式羊皮大衣,我问队长:我可以穿一下吗?他说:可以!于是我把它取出来,这大衣是白色羔羊皮制作的,做工很精细,拿在手里很重,估计有一二十斤,穿在身上很沉的,但很暖和。我穿着羊皮大衣感觉不错,还到外面走走。这是位于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间的一块草地,从迹象表明这里是放牧牦牛和羊群的牧场。再抬头看着朦胧中的青藏公路,想想刚才还是身处于窘迫无措之中,现在终于有了安身之处。我身上穿着藏族同胞的大衣,晚饭吃的是藏族同胞同一锅饭,今天晚上又将与藏族年轻人同睡一间小屋,我与藏族同胞成了一家人了。我刚骑自行车出来时,还对这遥远的民族有着陌生和担心之感,自从踏上这青藏高原,一路上与藏族同胞的不断交往,现在完全改变了原来想法,我对藏族同胞的信任和敬重与四周的雪山一样达到了顶峰。

半夜里听到值班的人回来换班,他的床铺让我睡了,他就睡在下半夜值班的那位年轻人的床上,大家都睡了,我也不啃声,但我从心底里感激这些素昧平生的藏族青年。

 

羊八井泡温泉

2009722日,这是我单骑拉萨之行的最后一天。一早醒来,我看见三位藏族青年还在睡觉,我就轻轻地起床,整理好旅行包,从口袋里取出一张100元的钱币放在桌上。见队长在翻身,也许是我惊醒了他,我对他说:你们继续睡吧!我要走了,再次谢谢你们!我出了这小屋,回头再看看,取了相机,对准这令我难忘的小屋拍了几张照片作纪念。上了青藏公路后,骑行了两公里,又到了昨晚驻足的路标下,对着拿多拉山路碑及周围的公路、铁路、通讯铁塔等用摄像机一一摄录下来。这路标下面的地上刚好还有一块109国道的里程碑,也被摄下了,里程碑上标的是“3785”

拿多拉山是我骑行到拉萨所要翻越的最后一座山了,由于总体是下坡,上坡少,下坡多,骑行并不困难。上坡十公里后便开始下坡,走了一个多小时便到了羊八井。羊八井是块盆,海拔4300米。自从离开格尔木直到羊八井,十多天来,骑行了1000多公里,今天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树木。羊八井的高原温泉闻名遐迩,早有听说。在羊八井,有数十泉眼,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湖水碧波荡漾,热气腾腾,似袅袅轻烟,置身其中,如身临仙境。据说羊八井温泉的水温很高,在摄氏47度左右,即使在隆冬时节气温低于零下20度时,热水仍保持在摄氏3040度。有的地方的所谓温泉,从地下抽取的温水要经过加温后才能使用,而羊八井地下喷发出来的泉水需要先经过2个露天水池的降温,才能供游客洗浴。羊八井早晨的景色最美,由于早晨空气还比较冷,地热散发出的白色雾气特别显著。我今天来到这里还算是早晨,目睹这里的景色,果然名不虚传。在109国道的西侧,老远望去,湖面上、树林后、山脚旁升起一道道白雾与青烟,直腾云霄。既然骑车来到了这里,我打算体验一下高海拔地区的温泉浴,洗去一路的尘土及疲劳,干干净净、舒舒服服进入此行的目的地——拉萨。

羊八井温泉浴室建在109国道西侧距路口8公里处,我随着一条水泥路向西方向骑去,水泥路两旁有不少商店和村庄,我先在这里吃早饭。羊八井地热丰富,可供发电之用,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也是当今世界唯一利用中温浅层热储资源进行工业性发电的场所。我沿途又路过一座热电厂,过了水泥路,便是一条简易公路,弯弯曲曲先后经过半个小时骑行,我终于到达了羊八井温泉浴池。

这里的温泉建筑规模很大,右侧是展览大厅和休闭场所,左侧才是泡温泉的地方。我停好自行车,来到温泉池,看不到南边是一个标准游泳池,水面上正泛起白色的雾气,蒸蒸日上,游泳池上面盖有玻璃棚。在游泳池的东侧高挂着“09亚姐西藏赛区的红色横幅,游泳池四周放上不少花卉和盆景,我估计正是赛事准备阶段,否则不会让游客进来的。北面是一排建筑,有淋浴室和室内温泉池。

我先在这游泳池中畅游几个来回,游得累了我喜欢仰躺在水面上休闲养神,一路的疲劳荡然而逝。水面上休息一会后,我又绕泳池游了两圈,然后从水池中上来,到室内小温泉池中也去泡一下。

在羊八井停留的时间已经不少,今天还有90公里的路要走,我只有结束泡温泉,去完成此行的最后一段骑行。

2009年7月22日上午,在西藏拉萨地区可以最早看到日全食,这是几百年一遇的自然奇观,我在出发前就知道了,可是心思都放在泡温泉上了,把看日全食的事全忘了。不过羊八井的温泉游泳池让我一个人尽情畅游,还是值得的。

 

单骑到拉萨

离开了羊八井温泉,我来到了羊八井镇上时已经中午,我在镇上吃了中饭,便赶紧上路。这段路完全是下坡路,基本上是沿着堆龙河由上游向下游走去。堆龙河是拉萨河的支流,流到堆龙德庆县城时与拉萨河汇合一直向拉萨市区流去,近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最后一段也将沿着这条河到达它的终点。这里是一个大峡谷,两边是高耸的山峰,公路右边是湍流而下的堆龙河,山顶上环绕着层层白云,白云间透露出蔚蓝的天空,一路上构画了一幅壮丽无比的山水画,我骑着自行车就如在画中穿行。穿出峡谷,眼前展现出一块宽广的平地,翠绿的青稞与金黄色的油菜花及周围的草木和鲜花又变幻成一派芬芳迷人的春天景色。自从离开格尔木在羊八井看到第一棵树以来,这里的树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大。 

当我骑着自行车路过离拉萨已不远的马乡时,一群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向我挥手致意,他们用英语说:“hello”“by-by这些小学生或三五成群,或单个独行,他们从这家店里转转,又在那家摊上看看,女孩在草地里采花,男孩在路边扔小石块,有的孩子在相互追逐,有的在路旁凸起的长水泥条上像走钢丝一样歪歪斜斜地走着,好不自在。记得自己小时候放学回家也像这些小学生差不多,一路上可以自由进入百货店看各类商品,在琴行里听人拉二胡,在饭店前看杀鸡宰鸭,在小摊前看修钢笔和拉链,在街旁观看大力士表演和艺人演唱,有时可攀树捉知了或采果子,在湖边趟水或看捕鱼,在水沟里捉小鱼小虾……在放学路上有看不够的新鲜事物,有玩不厌的地方,有学不完的知识,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现在内地的小学生上学和放学都受大人严加看管,校门口停满了汽车、摩托车、或用布围起来的脚踏小三轮,当学生一出校门,大人们就两点一线直接把孩子拉回家关在屋里。这里的小孩则完全不同,没有大人的严格管束,可以到处自由玩耍,我想这就是大部分城里孩子所羡慕的童年生活了。

我在路边停车休息一会儿,见路旁有一群学龄前的儿童,皮肤晒得很黑,脸上有高原红晕,个个长得活泼可爱。小孩子看见我自行车停下来,大家都围了上来。我把嘉兴老乡给我的糖果与牛肉干分给这些孩子,他们都很高兴地吃了起来。我征得他们大人的同意,与这些可爱藏族儿童照了几张照,还与孩子和大人一起照了张合影。

我骑车到达堆龙德庆县城,堆龙德庆县城离拉萨只有12公里,这里街道纵横交错, 市场繁荣,公路两旁各种建筑接连不断。我离开堆龙德庆,沿着109国道,也是青藏公路的最后一段,朝着多年来一直梦牵魂绕的目标——拉萨前进。

当我骑车到达布达拉宫前时,我的老乡老张翼已经在那里等候,尽管我们是第一次相见,却如多年的知交一样,大家都很高兴。他以藏族的礼仪为我献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还为我在布达拉宫前拍了一张很有专业水平的照片,这张照片第二天就刊登在浙江嘉兴《南湖晚报》上,许多嘉兴的亲友和老乡知道我已成功到达西藏,纷纷来电或短信表示祝贺。

晚上老乡还在拉萨市中心八廓街一家有名的藏族餐馆为我接风洗尘,走进这家餐馆,看到的是豪华的藏族装饰,宴席上有青稞酒、酥油茶、糌粑、牦牛肉、烤羊排等藏族特色的美酒佳肴。我已是第三次用藏餐喝酥油茶和吃糌粑了,第一次是在天下第一道班由藏族朋友布琼招待的,第二次是在当雄茶室由广州骑友请客的。第一次是属藏族民间礼遇,第二次则是在藏族商家享用,而这次可算是藏族贵族待遇了,我美美的吃了一顿,余味无穷。

晚餐期间,郑州骑友老韩打来电话,他在一家宾馆等我。我晚饭后找到了老韩,到那里一看,邯郸的骑友老连、老王和老胡都在,骑友分别数天好像分别了很久,今天相见大家都非常高兴,一直交谈到很晚才去睡觉。

一路上每天骑行,起早摸黑,也不过如此,停下来才觉得很累,早晨醒来不想起床,今天可以睡懒觉了,我一直睡到近中午才起来。起床后,我与老韩两人一起骑着不用带旅行包的自行车,轻装上阵,到拉萨市区骑行游览。当我们在布达拉宫广场游玩时,一个从318国道方向骑车过来的年轻人,骑到我的面前,看见我突然停车下来问:你是章医生吗?我在网上就认识你,也认识你的车。骑友一见就好像久违的老朋友一样,非常亲热,我们在布达拉宫前合了影。这位年轻骑友来自湖北,是经318国道骑车来拉萨的。他还骑上我自行车在布达拉宫广场上兜了一个很大的一个圈,然后下车对我说:今年是牛年,你人牛,车也牛!

我和老韩两人在拉萨市区先后游览了著名的八廓街,参观西藏最雄伟的宫殿布达拉宫。这是一座由宫殿、佛堂和灵塔殿组成的三位一体多层建筑群,具1300年历史,这里曾经是西藏的政教中心。我们还参观了西藏的著名寺庙大昭寺、小昭寺、色拉寺和曾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游览了109国道和318国道建成汇合处所设立的纪念碑等著名景区。我还乘车去了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在日喀则参观了小布达拉宫和扎什伦布寺。

我还与老韩一同乘车去了纳木措,补上在当雄没有去的这一课。纳木措,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站在纳木措边,仿佛置身一个蓝色的世界,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如墨一样的蓝黑,由浅而深,清澈,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凡是到过纳木措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患难夫妻

我在拉萨游玩了一星期后准备坐飞机返回。我的宝贝自行车随我四次远征,一路上风吹雨打,闯过了大半个中国,这一次又为我立了新功。与以往相比,又旧了许多。它是我的宝贝,还要继续伴我骑游南方几省,以完成我的骑游华夏之梦,所以我是一定要把它带回家的。

在拉萨有帮助将自行车拆卸打包的业务,自行车打包后就可以经飞机托运。我把自行车推到一家能为自行车打包的自行车修配店里,老板看了我的自行车说:你这自行车也打包?他指着旁边的一辆看上去还很新的时尚自行车说:这辆车买来4000多元,人家骑到拉萨2000元卖掉了。你的车有人愿意买就不错了。 我想这位师傅说的也是实在话,人家卖车也无可非议。我在路上也亲眼看到有些骑友,他们原本很少骑车,只是为了有一段骑游青藏高原的体验与经历,往往乘坐火车或飞机到西宁、格尔木或成都,在那里买一辆时尚的自行车再骑往拉萨。这半路上买来的自行车对他们来说,尤如半路夫妻,并没有多少感情,更没打算把它带回家。而我的自行车伴随我南征北战,走过九州大地,闯过千山万水,与我情同手足,更似患难夫妻,将与我终生相伴,我是一定要带回去。

2009728日我在拉萨机场准备坐飞机回上海,登机前行李过磅时发现包裹超重,工作人员问带的是什么东西,我说,我从浙江骑自行车到拉萨,这是我的自行车。他听我这么一说,点点头,手一挥就让我通过了。

2009722日下午六时,我终于骑车到达了西藏首府拉萨市。我自61日从家里出发,先后经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共11个省(区),历时52天,总行程5715公里,成功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拉萨。这路途中只有几段特别陡的坡,骑车上不去和个别地方因在修路不能骑车而下车推行的,我计算过这些路程加起来大约有50公里,其它的路都是骑车而过。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这一路上我的车轮没有离开过地(除了一次断桥过河外),而且整个路途中99%的路程是骑车而行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而每一个远大的梦想都必须经历艰难困苦,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去实现。骑游西藏是我十年前就为自己订下的骑行计划,终于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自己的骑行计划,我此时的心情是兴奋而激动的。这次骑行与以往不同,自己已入花甲之年,骑行近两个月中,经受了高温、高山、高海拔的考验。也许有人对我的行动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人表示怀疑,这对我来说都不在乎。我会坚信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尤其在青藏公路上骑行,每天都有新鲜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精彩的片段,岁月不可往返,但我不会忘记走在青藏公路上的日子。上昆仑、去西藏是我童年的梦,今天梦已成真,又想起了我骑过昆仑山时所写的一首诗:童年梦飞昆仑游,欲探神奇十载筹。征程万里圆夙愿,一路汗水没白流。这一路上每天寄回的名信片是我骑行途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