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自行车旅行  》欧洲之行 【返回目录】

    《骑着单车去欧洲》选断     

    进入德国

    《骑着单车去欧洲》片断42

    我们离开波格丹涅茨,上午经过维特尼察,中午到达波德边境城市科斯琴。我们第五次跨越瓦尔塔河,来到奥特河和瓦尔塔河交汇处,也是波兰与德国的交界处。街道两旁有许多商店,我们在一家露天餐馆旁边停下车,我们找张空桌,取出我们早晨用电饭煲煮的米饭和用电热杯烧的白菜肉片,在这里吃中饭。有一位带着自行车驮包的年轻自行车骑行者来到我们面前,他是从西班牙骑车过来的。同是骑车人,一见如故,大家热情的交流起来。他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告诉他:我们从中国来,到法国巴黎去。我们在一起合影留念,周围有几位年轻人,也一起和我们合影留念。分别时我送他一面小红旗作纪念,他送我们一瓶饮料和一包核桃仁。

    吃过午饭,我们就要跨越波兰与德国的边界。两国同是欧盟和申根国家,取消了相互之间的边境检查,波兰方面还保留着边境检查站的房屋,左侧还一道保持存完好的古城墙。我们在古城墙和城门周围参观、照相。而后跨过奥特河上的大桥便进入了德国境内。这样,我们进入了此行第七个国家。在德国边境一边只立有一块标牌,没有其他建筑,也不见行人。

    进入德国边境后,我们沿着1号公路向西往柏林方向骑行骑行。这是一条通往柏林市中心的公路,刚进德国边境地区,一路上车辆也很少,随着向境内深入,往来车辆逐渐增多起来。路上遇见几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我们停下车来休息一会,并与他们交流起来,了解一下在德国的骑车情况,哪些公路上可以骑车,哪些公路不能骑。

    傍晚我们到达塞洛,这是德国西部的一个小城市,公路从城市北面绕过,我们就直接骑车进入了市区。我们通过导航,发现有一家宾馆,可是骑车过去却找不到这家宾馆。这时刚好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人过来,我们连忙向他询问哪里有旅馆或宾馆。他主动帮我们带到了一家宾馆,这是我们进入德国所住的第一家宾馆,宾馆服务台有一位中年妇女接待了我们,为我们安排了房间,收费72欧元。当她知道我们是从中国骑自行车来到德国的,住宿登记时,看护照得知我们都已年过七十时,竖起两个大拇指夸我们。我们办好入住手术,把行李搬进房间不久,总台服务员带了一位当地报社的女记者来采访了我们。记者详细的询问了我们骑车从中国出发一路经过情况和接下来的计法。当得知我在受伤住院治疗后仍在骑行时,她更为惊讶,并大加赞赏,还对我们两人和两辆自行车拍了照片,打算把我们的事迹和照片刊登上在当地的报纸上。

     

     

     

    游览柏林

    《骑着单车去欧洲》片断43

    9月11日,我们早早出发,沿着1号公路向柏林骑去。中午时分,我们骑车到达了柏林市区。我们首先来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广场。广场位于施普雷河的东岸,这里有马克思(坐)和恩格斯(站立)的雕像。在这里参观的人很多,我们还遇上了一个来自中国上海的旅游团队,在异国他乡相遇,我们是老乡和邻居。他们看到我们从中国骑车到这里,纷纷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我们也请他们帮助照相合影。

    参观了马克思恩格斯广场后,我们推着自行车,沿2号公路,跨过了斯普雷河,便是斯普雷岛。这里有雄伟的柏林大教堂,是柏林最大的教堂,曾为王室专用教堂,建筑风格独特,内饰极为华丽。教堂前面有一块很大的广场,我们把两辆自行车停放在广场的一边,在教堂及其周围游览休息。在斯普雷岛上还有多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博物馆和各种古典建筑,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骑自行车沿菩提树大街向西骑行。我们来到了柏林勃兰登堡门,勃兰登堡门位于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而坐落其上的雕塑更是该门的象征,勃兰登堡门是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固有建筑。现在保存的勃兰登堡门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其建于1788年。在这里参观游览的人很多,我们停下车,在这里照相留念。很多人见我们骑车到这里,竖起大拇指为我们点赞,并接二连三要跟我们合影。这些与我们合影的人,多数为外国朋友,也有部分来自中国的游客。这里是我们这次骑行的一个重要目标,尽管我们一路上骑车很辛苦,尤其是我受伤以后,但每到一个目标地,心情完全放松了,一切疲劳也消除了。

    我们继续向西骑行来到了五角广场,广场中间矗立着著名的胜利纪念柱。而后我们又骑车去了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途中我们经过柏林自然博物馆,看到展览馆前面的广场上有许多人在游玩、照相。我们也停车在广场上游览、照相。这时来了一位骑车的年轻人,我们请他帮我们两人照一张合影,顺便向他问路,去柏林墙怎么走?他主动为我们带路,把我们直接带到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柏林墙建于1961年,倒塌于1989年,全长176.8千米。现在遗址公园里保留着部分残存的柏林墙,还有新建的纪念牌及当年留下的柏林墙照片和有关柏林墙的资料。现在这里成了人们参观游览的公园和旅游景点。

     

     

    返回柏林兑换欧元  

    《骑着单车去欧洲》片断44

    9月12日下午,我们离开柏林,傍晚到拉特诺镇上。我们找到一家旅馆,房间每晚65欧元,老戴付钱时口袋里只剩下20欧元,问我拿钱。我连忙从口袋里掏钱,只拿出10欧元。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狼狈不堪。我们包里还有蛋糕和干粮,先填饱肚子。而后在火车站旁边,找个安静的地方搭帐篷过夜。

    第二天早晨醒来后我跟老戴商量,让老戴留下来看管自行车和行李,我坐火车去柏林兑换欧元。老戴让我把剩下的30欧元都带上,我说:“我带20欧元够用了,留下10欧元你备用吧。”我提前半小时来到了火车站。这时已经有人在站台上等火车了,我通过手机翻译,与一位中年女士交流,问清楚去柏林火车的方向、时间、售票方法和票价,于是便耐心等待。等来了一辆开往柏林的列车,我就跟随大家上来这列车。我在火车上买车票,拉特诺到柏林的票价是8.5欧元,我向售票员提出,请她在火车到达柏林时提醒我一下,她说这列车到柏林是终点站,这下我就放心了。火车上有手机充电的插口,我抓紧时间把手机的电充满。我还留意拉特诺到柏林有10多站,这样从柏林坐火车回拉特诺时,也有个下车的思想准备。

    到了柏林火车站,我下火车后,先把火车票保存好,买火车回程票时可能用得着。而后用手机地图找银行,看起来银行就在火车站左后旁,在火车站里里外外走了两圈找不到银行。我到问询处问,接待人员写了一个地址给我,我看不懂这些文字,我按照纸上的地址问路,可还是没找到。这时遇上一位中国留学生,我向他说明情况,请他帮我找银行。他很热情,看过纸条后,说银行在楼上,到了2楼没有,又上了3楼,找到了银行。多亏他帮助,我兑换好了欧元。我拿出拉特诺到柏林的火车票,请他帮忙买柏林到拉特诺的回程票,他通过电脑操作,把回程的火车票也买好了。欧元兑换成功,压在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清晨开始忙了一大早,还没有吃早饭,这时候才感觉肚子饿了,我就在火车站的餐厅里,买了一杯咖啡和一份早点,大口吃起来。

    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早点到候车室等待上火车。上了火车我还得打起精神,留意什么时候下车,要是错过下车站或下错站就麻烦了。每一次下站我都数着,过了七、八个站,我就拿出火车票问旁边的人还有几站到拉特诺,他告诉我还有三站。他下车后,又过了两站,我又问后面的人,他告诉我还有一站就到了。到了下车的时候,我再向旁边的人核实一下,经过三次询问,终于在中午12点前回到了拉特诺火车站。

     

     

    走点弯路未足骑  

    《骑着单车去欧洲》片断45

    离开拉特诺,我们先沿铁道北旁的一条公路往西骑行,骑了几千米,发现这是条断头路,只有调头改道。我打开导航地图,设计一条骑行路线,导航图上提示到前面一个城市施滕达尔,有南北两条路可走,走北边的路近5千米,我们就选择了走这条路,我们弯弯曲曲穿过几个村庄,又穿过一片树林,上了一条公路。公路上骑行了几千米,路上有栏杆拦住,原来前面在修公路。通常修公路对我们骑自行车影响不大,我们可以从旁边骑过去或推过去。我们翻过一个坡,发现前面只是一条小路,导航仍提示我们继续在这条路上走。这里路况越来越差,路面高低不平,长满了许多杂草,小路一直通往前面1千米外的一条大河旁。既然走到了这里,我们就继续在这颠簸不平、长满杂草的小路上骑行,有时还得下车推行,到前方看个究竟。我们一直骑到这大河边,查看地图后才知道这条大河叫拉贝河,是贯穿德国境内的一条航道。这里原来是过河的一个渡口,现在渡口上长满了杂草,河对面有一条渡船停在那里,渡船也没有启动,看来这是一个停摆多时的渡口。

    我们在渡口休息一会,而后原路返回。到了公路上,我们又重新设置了一条骑行路线,我们沿着拉贝河东岸的公路往南骑行,穿过铁路,上了188公路,而后往西骑行,看到拉贝河上有一座公路大桥。大桥为混凝土拱桥结构,中间是双向机动车道,两边为人行道,并设有护栏。为了过这条拉贝河,我们兜了一个大圈,我们在大桥上休息,肚子有点饿,吃一些点心,并拍了多张照片作留念。下了大桥我们继续往西骑行,来到了公路与铁路的交叉处,跨过立交桥,铁路北边就是施滕达尔。

    我们本来的路程设计到施滕达尔可少走5千米,由于渡口停摆,结果多走了20千米。事后发现,当初在拉特路穿过铁路的地下通道,在铁路南边直接上118公路往西走,路就更近了。当地人说我们走错了路,但我们并不这么认为。对我们骑行爱好者来说,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走我们自己选择的路,而且又是一生中只走一次的路,只有近路与远路之分,好路与差路之别,并不存在对与错。我们在国内自行车骑游,每次远行都有这种情况发生,我们习以为常,不会计较。我的《自行车骑游诗百首》中就有两句:“人生旅途千万里,走点弯路未足奇。”我们骑车从亚洲来到欧洲,多走几十千米路是微不足道的。骑行路上是这样,在人生道路上也是如此。

     

     

     

    为我们开两间房

    《骑着单车去欧洲》片断46

    我们离开施滕达尔,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一路上经过加尔德来根、沃尔夫、吉夫霍恩、 策勒、宁堡、苏林根等地、于19月16日到达迪普霍尔茨。

    迪普霍尔茨是为德国西部的一个县城,我们经手机导航,骑行了较长一段路,来到了一家旅馆。门关着,也不见招牌,我们正要敲门,里面走出一位中年男子。此人身材高大,两眼炯炯有神,态度和蔼可亲。我们向他询问:这里能否住宿?他摇摇手,意思是不能住宿。他看见我们俩骑着自行车,问我们从哪里来?我指着自行车上的小红旗,告诉他我们从中国骑车来。我问他附近哪里还有旅馆。他一挥手,示意我们跟着他走。他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推着自行车跟着他。我们发现他走路时一只脚有点拐,还是领着我们慢慢往前走,一个毫不相识的人,走路又不是很方便,却带领我们走了很多路,他的举动使我们感动,我们就放慢速度跟着他走。经过两个转弯,大约走了1公里路,来到了一家庭型宾馆。他让我们把车停在门外,我让老戴看着车,我跟他进宾馆去办入住手续。

    也许他们是同行,中年男子跟这一家宾馆的人很熟,尽管他们说的话我听不懂。他们交流一阵后,我见中年男子取出一张卡,在那里刷卡。我问怎么回事?他说:他为我们办好了房间,我说不,他说已经办好了。服务员带我们去看房间,我叫老戴去看房间,我跟他再聊几句。老戴回来说:他为我们办了两个房间,老戴把一个房间的钥匙还给他。他说:这里房间办了不能退,执意不接钥匙。我说谢谢,他说不用谢,他在中国也有很多好朋友。我们把行李带到房间,每个房间和卫生间空间都很大,地上铺有两张编织地毯,房间里有一张方桌,两旁有一对椅子,房间窗户旁还有一对沙发,墙面和桌上都布置的得庄重和典雅。我们从心底里感激这位素不相识的德国朋友。我还是那句话,骑行路上好人多。

    我们两人安排好房间后,时间还早,就到外面街上走走。这里是城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我们走进一个居民居住区,红砖铺成的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的房屋都是尖顶房,有的红墙黑瓦,有的白墙青瓦,各座房屋错落有致,典雅美观。每家屋前屋后有低矮的围栏或红砖砌成的花台,在院子里种上各种花木,正逢鲜花盛开时节,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的花朵争相开放,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小花园。置身于绿树掩隐、鲜花陪衬环境中,恍如远离了都市的尘嚣,宁静幽远的感受令人神往。

     

     

    热情的非洲裔朋友

    《骑着单车去欧洲》片断47

    9月18日,我们离开林根市,骑车往西向荷兰方向前进,来到了德国与荷兰的边界。两国边境上很简单,两边只有一块国名的标牌,我们就在德国的出境标牌和荷兰的入境标牌前照相留念。这时来了一位当地骑自行车过境的年轻女子,我们一路骑车过来,多次穿越国境,还没有遇到过骑自行车过国境的人,而且还是个女子。我请他帮助为我和老戴两人拍一张合影,她高兴地为我们拍照,还要求跟我们合影。不一会又有两个人骑自行车过境,早就听说荷兰是欧洲著名的自行车王国,骑自行车的人非常多,我们刚进入荷兰境内就有这样的感受。进入荷兰是我们这次骑行进入了第八个国家。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荷兰国土面积3.3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726万人。荷兰国家虽小,却有众多国际一流的大公司,荷兰的奶牛和乳制品也是闻名于世的。

    我们在路旁休息,在没有症兆的情况下,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我们连忙穿上雨披,向镇里面骑行,来到一个木器加工场的工棚下躲雨。雨后天晴,荷兰的乡村风貌更加秀丽。我们看到公路两旁到处是宽广平坦的牧场,一群黑白花片的荷兰奶牛在草地上吃草,在河中有一群野鸭正在水面上游弋、嬉耍。在蓝天白云下,近为宽广动态的牧场,远有幽静秀美的村庄,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立体油画。

    我们一路往西骑行,晚上到达荷兰西北部城市兹沃勒。我们进入市区后,来到了一条古老的街道,街道的路面由砖块铺成,街道两边都是一些商铺。我们路过一家小型超市,准备到里面买些食品。走进超市发现这是一家由非洲裔开设的超市,店里有各种商品,有粮油、生鲜食品、烟酒、百货、日用品等。我们在店里买了大米、泡面、鲜猪肉、鸡蛋、白菜和西红柿。商店里还有多位非洲裔朋友,看看我们骑的自行车,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告诉他们:我们骑车从中国来,开始他们不相信,我们把照片和资料给他们看。他们看了就沸腾起来,争先恐后要跟我们合影。今天又是来到了一个新的国度,老戴准备买一小瓶白酒来庆贺一下,非洲裔老板却拿了一个大瓶白酒送给他,给他钱他不收,老戴连忙向这位朋友做个表示道谢的手势。这时我向旁边的一位朋友询问:附近哪里有旅馆?他一边向我说着,一边推出一辆电瓶车,手一挥,让我们跟着他去。他骑电瓶车慢慢地在前面带路,我们骑自行车跟着他,几经转弯,穿过好几条街,把我们带到了一家旅馆门前。我们向他道谢,并在旅馆面前合影留念。

     

    用微信”兑换”欧元  

    《骑着单车去欧洲》片断48

    进入荷兰的第二天早上,我们骑车从旅馆里出来,一路上看到大批骑自行车的人,多数是忙着去上班的。尽管荷兰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荷兰人更热衷于骑自行车外出。傍晚我们骑行到达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进城路上又遇到了大批骑自行车下班的荷兰人。

    我们在阿姆斯特丹休息一天,早晨可以睡个懒觉。白天要完成两件事情,一件是兑换欧元,另一件是参观游览。我们在手机地图上选择了附近的一家银行,随导航指令,骑车找到了这家银行。我进去一问,这家银行不开转人民币兑换欧元的业务。我们又找了第二家银行,这家银行不支持中国银联卡兑换欧元。我和老戴都参加了市游泳协会,协会里有位泳友的女儿在阿姆斯特丹工作。我打通了泳友女儿的电话,遗憾的是对方回复:现在不在阿姆斯特丹。我只有自己再找家银行问问。

    我又找了一家,进大厅后见左侧服务台后站着一位中年女士,彬彬有礼的接待了我。我通过手机翻译软件向这位女士咨询:回答这里不是银行,她提示我稍等,到里面请出一位中国女士来接待我。看见来了位中国人,我心里就踏实了。她待人热情,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请求。她先把我们带到对面的一家银行,回复是这家银行没有开展人民币兑换欧元的业务。她又帮我们找了一家银行,结果还是不能兑换。她说把我们带到火车站那边的银行,那里开展的业务多。到火车站路有点远,这位女士在前面领路,我们推着自行车在后面慢慢跟着她走。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我们多走点路无所谓,让这位素不相识的女士多走路有点过意不去。终于火车站看到了,到了银行一问,再次让人失望,银联卡不能在这里使用。

    我们退到马路边上休息一下,几次兑换不了钱,我心里着急了。三个人你望我,我望她,互相望望,一下子想不出好办法。这时我想起来了,我在俄罗斯办理延期签证和转交服务费时,曾通过微信和当地的翻译转过账。我连忙问这位女士:你在这里使用微信吗?她回答用的。于是我们两人当场加了微信,我把我银行卡的钱通过微信转给了这位女士。我跟着她又去了银行,在银行里折算出人民币和欧元在当时当地的兑换汇率后,她用自己的银行卡取出欧元,并交给了我。人民币兑换欧元成功,从心底里感谢这位素昧平生的异国女士。我们加了微信以后,她在微信里说:“很高兴能够帮助你们一点点……这两天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阿!”以后她还跟我们常在微信里联系,经常在微信里为我们的骑游点赞和祝福。

     

     

     

    骑着单车去欧洲片段1~66
     
     
     

              

     

    返回主页